8 DEC, 2022

從少數族裔香港青年的身份認同看共融

撰寫 : 黎卓然

香港的社會共融政策旨在讓每個人在不同生活範疇都享有平等權利和受到尊重,但鮮有提及種族身份認同的概念。然而,建構種族身份認同對該種族的社經地位普遍較低的少數族裔青年(下稱弱勢少數族裔香港青年)而言卻舉足輕重,影響及至成長不同範疇,若處理不當將令社會蒙受損失。

 

為了解弱勢少數族裔香港青年種族身份認同的發展情況、當中的阻礙,以及提供相關政策建議,MWYO青年辦公室以問卷形式訪問了144位12至17歲的弱勢少數族裔中學生,當中採用了種族身份量表(Ethnic Identity Scale)來辨識回應問卷的學生的種族階段,四個階段分別為迷失型(diffusion)、早閉型(foreclosure)、未定型(moratorium)和定向型(achievement),每個階段亦可再分為正面和負面:正面的人會對其種族群體內的成員身份(ethnic group membership)有良好的感覺,反之亦然,這取決於個人與社會的互動經驗。

 

研究結果顯示,近六成受訪者(57.8%)認為自己的種族身份是香港人/中國人(「我是香港人/中國人」佔28.2%+「我是本國+香港/中國人」佔29.6%)。不過,在種族身份類別中,近七成(68.0%)受訪者表示從未/只低程度地探索個人種族身份(迷失型或早閉型),且絕大多數(94.4%)對其種族身份感到負面。即使有超過二成半(26.4%)的受訪者已完成探索,確定及接受了個人種族身份,但仍感到負面(定向型負面),最終有機會出現自我羞辱化(self-stigmatisation)的現象,影響自信心與價值。 

 

為進一步幫助弱勢少數族裔香港青年,創造有利發展種族身份認同的條件,MWYO在三大範疇下提出了七項政策建議,分別是投入貢獻社會範疇(建議一至三)、融入主流生活範疇(建議四至五),以及推動種族認同範疇(建議六至七),鼓勵他們開展探索,讓迷惘的找到答案、負面的變成正面,建議重點如下: 

 

  1. 推行結伴實習計劃
  2. 善用「寶石計劃」和「喜瑪拉雅計劃」
  3. 組織少數族裔社區大使團體在體制內參與社區
  4. 推行少數族裔青年本地伙伴計劃
  5. 組織少數族裔家庭探訪員計劃
  6. 建立種族歷史與文化展館及資料庫
  7. 政府認可少數族裔的香港人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