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08

探索身份融入主流社會 從少數族裔香港青年的身份認同看共融

  • 近六成受訪弱勢少數族裔中學生(種族包括巴基斯坦、菲律賓、印度和尼泊爾)認為自己的種族身份是香港人/中國人

 

  • 以「種族身份量表」辨識受訪弱勢少數族裔中學生的種族階段,近七成屬於迷失型或早閉型(即他們不去或很少探索種族身份),且絕大多數對其種族身份感到負面。而定向型的青年(即他們深入探索種族身份後,相關問題已得到解決)有較好的心理健康

 

  • 建議政府推行結伴實習計劃及少數族裔青年本地伙伴計劃,安排華裔青年配對弱勢少數族裔青年共同到機構實習和參與日常社區活動,了解華人社會,建立融入主流社會的信心,擴闊社交圈子

 

  • 建議將「寶石計劃」及「喜瑪拉雅計劃」擴展至其他警區、紀律部隊及政府部門,增加少數族裔香港青年加入公務員行列,讓他們能服務社會和貢獻香港

 

  • 建立種族歷史及文化展館及資料庫,提供探索種族身份的資源,加強少數族裔香港青年對自己本國歷史及文化的了解,增加各社會人士的文化敏感度和包容

 

 

香港,2022年12月8日:香港的社會共融政策旨在讓每個人在不同生活範疇都享有平等權利和受到尊重,但鮮有提及種族身份認同的概念。然而,建構種族身份認同對該種族的社經地位普遍較低的少數族裔青年(下稱弱勢少數族裔香港青年)而言卻舉足輕重,影響及至成長不同範疇,若處理不當將令社會蒙受損失。為了解弱勢少數族裔香港青年種族身份認同的發展情況、當中的阻礙,以及提供相關政策建議,MWYO青年辦公室(下稱MWYO)於今天(2022年12月8日)發表《從少數族裔香港青年的身份認同看共融》研究報告。

 

以「種族身份量表」分析問卷

 

是次研究,我們以問卷形式訪問了144位12至17歲的弱勢少數族裔中學生,當中我們採用了種族身份量表(Ethnic Identity Scale, EIS)來辨識回應問卷的弱勢少數族裔香港青年的種族階段,四個階段分別為迷失型(diffusion)、早閉型(foreclosure)、未定型(moratorium)和定向型(achievement),每個階段亦可再分為正面和負面:正面的人會對其種族群體內的成員身份(ethnic group membership)有良好的感覺,反之亦然,這取決於個人與社會的互動經驗(詳見附件一)。

 

迷失型或早閉型負面青年情況值得關注

 

研究結果顯示,近六成受訪者(57.8%)認為自己的種族身份是香港人/中國人(「我是香港人/中國人」佔28.2%+「我是本國+香港/中國人」佔29.6%)。不過,在種族身份類別中,近七成受訪者表示從未/只低程度地探索個人種族身份(迷失型或早閉型),且絕大多數對其種族身份感到負面。即使有超過二成半的受訪者已完成探索,確定及接受了個人種族身份,但仍感到負面(定向型負面),最終有機會出現自我羞辱化的現象,影響自信心與價值。

 

同時,弱勢少數族裔香港青年的種族身份認同階段,與其出生地點和家庭背景相關。香港出世或其上一/兩代都是香港出世的會較多作出種族身份的探索,確定種族身份且較正面,可見家長具一定程度的影響力。

 

定向型負面的青年會有較好的心理健康

 

相比迷失/早閉型負面青年,屬定向型負面的青年會有更高的學業自我評價、能投入與不同種族的人互動,以及更積極參與活動和兼職工作。可見,即使青年對其種族身份感到負面,但定向型階段的表現已能比早期階段(迷失型和早閉型)的好。如青年能跳出框框,主動去探索及解決問題,在不同範疇中也會有較好的表現。相反,屬定向型正面的青年,普遍擁有一些相同特質,例如在性格上,他們較為主動積極、大膽、不害羞。家庭亦會對其融入社會有較多鼓勵及支援。他們普遍入讀主流學校,在校內均遇到關心自己的老師和同學,也會主動結識華裔朋友,願意融入華裔主流生活圈。在這階段的弱勢少數族裔青年非常肯定自己的種族身份,並引以為傲,願意以香港為家。

 

弱勢少數族裔香港青年未能確定種族身份的原因

 

在這次研究中,我們亦進行了25個深入訪談(包括弱勢少數族裔香港青年和專業人士),綜合了多項阻礙青年探索種族身份認同的原因:

 

家庭及社會方面弱勢少數族裔香港青年與傳統家庭存在衝突,令到他們感到自我種族身份模稜兩可;另外,華人的異常目光與對待,令他們感到被看成「非我族類」;如要融入華裔群體,需自己主動尋找方法。

 

校園及生活方面學校文化敏感度低,中文教育不足,成為他們的升學障礙;部分青年更被華裔同學欺負及排擠,影響學習進度和融入華裔群體的信心。

 

經濟負擔方面香港的教育開支太大,影響他們融入學校生活;因經濟需要和家人催迫下,要儘早工作賺錢,但大多從事非華人為主的工作。

 

事業發展方面他們的中文水平普遍較差,形成一個封閉的職業圈。現時大部分公司對應徵者的中文能力有一定要求,造成求職障礙。

 

為進一步幫助弱勢少數族裔香港青年,創造有利發展種族身份認同的條件,MWYO提出了多項政策建議,鼓勵他們開展探索,讓迷惘的找到答案、負面的變成正面,建議重點如下:

 

1. 推行結伴實習計劃

 

實習安排上,可參照現時非政府組織的做法,安排一名華裔青年配對一名弱勢少數族裔青年共同到機構實習,此舉有助提升少數族裔香港青年的職場中文能力和個人職場軟技能。同時,政府應鼓勵更多機構簽署《種族多元共融僱主約章》,並主動了解它們提供實習機會的意願。

 

2. 強化「寶石計劃」和「喜瑪拉雅計劃」

 

政府可從兩方面強化計劃:其一,警務處可將「寶石計劃」及「喜瑪拉雅計劃」從現時油尖及元朗警區擴展至其他警區;其二,各紀律部隊及其他政府部門可仿效推出更多類似計劃,吸引有志者加入。此舉可增加弱勢少數族裔香港青年加入公務員行列的渠道,讓他們更了解華人為主的職場文化之外,更可達成貢獻香港的抱負。

 

3. 成立少數族裔社區大使團體

 

現時參加了「少數族裔社區大使」計劃的青年受聘於不同機構或組織,政府可將所有大使(歷屆和現任)組織起來,成立少數族裔社區大使團體,讓他們發揮在體制內參與社區的職責,有效反映意見,提升當區整體少數族裔香港青年的社區歸屬感和參與度。

 

4. 建立種族歷史及文化展館及資料庫

 

為弱勢少數族裔香港青年提供探索種族身份的資源。一方面,他們需要容易讀取相關資料,並加以自行消化,轉化為個人資源。另一方面,普羅大眾也可藉着多認識他們本國的歷史及文化,從而轉變對弱勢少數族裔的態度,增加各社會人士的文化敏感度和對不同種族的包容。

 

5. 政府認可少數族裔的香港人身份

 

對於在港出生或住滿七年或以上的少數族裔人士可以用「香港+本國人」(如香港巴基斯坦人等)來稱呼他們,這樣可以讓主流社會更容易接納他們為自己人,增加弱勢少數族裔香港青年投入主流社會的動機。

 

負責研究的MWYO青年辦公室研究副總監黎卓然表示:「建構種族身份認同對弱勢少數族裔香港青年而言舉足輕重,關乎他們的成長與發展,不少青年更希望可為香港這個家儘力作出回饋。社會關心他們之餘,他們亦想關心社會。因此,政府及社會各界應按照各種族身份認同階段的特徵,提供不同更有效的支援,讓少數族裔都能安心以香港為家,共同攜手邁進香港的新篇。」

 

 

報告網上版:https://bit.ly/MWYO_Dec22_EthnicMinor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