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02

少數族裔香港青年是多元社會的人才

撰寫 : 黎卓然

筆者近期在進行MWYO青年辦公室的研究時,曾接觸一些少數族裔香港人士,他們會自稱為香港人,更有人自創一個新的名詞,如 “PakistanoHongkonger”;他們翻譯為「香港巴基斯坦人」,這其實只是想強調自己的香港人身份。與此同時,有少數族裔香港人士覺得「少數族裔」的稱呼不夠親切,更甚者會予人「排他」的感覺。既然如此,不禁令人反思「少數族裔」一詞是否未能與時並進?

 

摒棄「少數」的標籤

 

政府多年來採用「少數族裔」一詞去辨別在港的非華裔人士,統計處也以「少數族裔」來作統計,共融政策亦採用「少數族裔」的概念。可是,「少數族裔」本身暗藏了非主流、非本地人或非香港人的意思。這種多數與少數的觀念,或會衍生一些問題,例如少數族裔香港青年對其種族身份帶有負面的感覺,會抱怨為何自己出身於少數的族裔、加劇少數族裔群體內的排外意識,阻礙他們融入社會的意欲,而屬主流的華人也有機會受到影響而排斥及歧視少數族群。眾多不愉快經驗可能會累積成一種自我污名化(self-stigmatisation)的現象,並帶來更多負面的感受,影響自信心與價值。

 

「少數族裔」一詞需要改變,才可建構一個更理想的共融社會。不過,要一刀切地棄用「少數族裔」的稱呼似乎不大可能,畢竟已沿用多年,也令人容易分辨非華裔人士,故這稱呼仍有一定功能,這亦解釋了為何筆者執筆時仍用「少數族裔」一詞。因此,如果操作上有困難,統計處仍可保留以「少數族裔」作統計之用。然而,政府部門和主要官員在日常用語中可多用較親切友善的字眼(如「香港青年」)以作稱呼,並慢慢感染其他組織及社會大眾,成為習慣。值得注意的是,這是一個非常敏感的課題,政府必須小心處理。

 

讓少數族裔香港青年進入體制

 

一位多年服務少數族裔香港青年的前線人員說:「少數族裔香港青年視香港為家;而特別之處是,他們不只單求拿取社會資源,更渴望有所付出。」聽罷,筆者慨嘆有不少少數族裔香港青年有意貢獻社會,儘香港人的義務,但現時在體制內只有極少數能代表他們的少數族裔香港人士,其中原因可能是欠缺體制內的參與渠道。另一方面,在體制外卻很靠個人的積極性與資源,達到貢獻社區的效果。事實上,現時給予華裔青年貢獻社區的渠道也不多,更因疫情令部分與政府的恆常溝通渠道取消,餘下的渠道效能則不高,更遑論少數族裔香港青年,長遠減低他們對香港的歸屬感。另外,如果單靠非政府組織反映少數族裔香港青年的需要,則過於轉折,不及他們能親身參與社區建設,更有助其建立種族身份認同感。

 

現時政府推行的「少數族裔社區大使」計劃 ,在九個較多少數族裔人士居住的地區推行,聘請少數族裔服務大使,在優化地區中心或服務單位為少數族裔人士提供服務的同時,亦為少數族裔人士提供更多就業機會。筆者建議政府把參與「少數族裔社區大使」計劃的少數族裔香港青年組識起來,他們曾經或現時受聘於不同機構或組織,有服務社區的志向及經驗,確實可讓他們發揮更大力量。為將所有大使組織起來,政府可成立 「少數族裔社區大使團體」,各區的青年活動委員會應與這「少數族裔社區大使團體」多作交流,讓團體可透過委員會把少數族裔的意見融入當區的青年活動之中。委員會亦可從團體中物色有潛質的少數族裔香港青年加入成為委員,直接參與區內青年發展活動的工作。此建議可先從較多弱勢少數族裔香港人士居住的地區開始,檢討過後,再逐步擴大至其他地區。希望少數族裔香港青年可從社區參與中更了解自己,亦能為其他少數族裔香港人士營造一個探索及參與社區的環境,推動地區的少數族裔發展,提供更多適合的社區活動給少數族裔香港青年。

 

少數族裔香港青年以香港為家,但在這個家生活和發展一點都不容易,政府及各界應多思考如何讓社會大眾看待他們,如同自己一樣。其實我們可以從一個親切的稱呼做起,別叫他們「阿差」,可改叫「朋友」,不要叫他們「少數」,大家同樣是香港人。他們都懷着貢獻社會的熱情,但環境卻有不少阻礙,若因而令其熱情冷卻,這對香港作為一個多元社會的發展會構成莫大損失。然而,這都不是在短時間內可扭轉的事,寄望社會可越來越多包容,給予他們更多機會,並有更多少數族裔香港青年能各展所長,樹立榜樣,令香港成為任何人都生活愉快的城市。

 

 

2022年12月2日原文刊於《香港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