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18

網課能追回多少進度?家庭因素最關鍵

學生過去一年被迫在家學習,教學資源主要透過網上工具和渠道接收。基於學習環境和資源各異,網上學習成果也呈現差距。我們上月訪問了四位中小學老師,了解有甚麼因素影響學生網上學習的成效。從表一可見,經歷一整年全面網上學習,受訪老師認為學生的網課學習效能平均約為七成,即學生能追回相比平時約七成學習進度。而網課學習效能的高低會受到不同因素所影響,包括家長提供的支援和學習環境、學生本身的學習態度和專注力,以及家裏的硬件設備。

 

表一:受訪老師認為學生的網課學習效能及其重要因素受訪老師認為學生的網課學習效能及其重要因素

 

學習進度初期差距較大

 

去年疫情剛爆發時,全港中小學旋即改以全面網上學習進行,實行「停課不停學」。但霎時間,老師、學生和家長均未能適應網上學習工具,使用上出現困難,結果進度大幅落後。再者,網上學習依賴家裏電腦設備和穩定網絡,基層家庭未必能負擔突如其來的支出,也會影響其學習成效。

 

然而,一年過去,整體學習進度的差距已大幅收窄。有兩位受訪老師均指出,政府提供的資助和學校的支援,讓有需要的基層家庭購買平板電腦和有穩定網絡,減少貧富家庭的學生在硬件設備上的差異。同時,師生對學習模式已開始熟習,也有助學習效能提升至接近平日實體課的水平。由表一可見,綜觀疫情始末,中小學整體網課學習效能平均約為七成,與我們於早前發表的報告《新冠肺炎停課安排帶來的長遠經濟損失預測》中假設高收入家庭學生的學習效能相近,反映資助基層學生購買平板電腦和網絡設備的重要性。

 

當中有些天資聰穎和自主學習的學生,若能善用網上學習資源,他們接觸知識的層面會比平日實體課更廣。有受訪中學老師指他們的學習效能甚至會比平日實體課還要高(可達到120%),因為他們自學的速度比平時上課更快,但可惜他們只佔少數。相反,如果學生平時學習上力有不逮,而在疫情期間欠缺家長支援,他們的學習成果則極少。對於大部分學生而言,網課學習仍未能完全取代實體課,原因是家長提供的支援、家中學習環境、學生學習態度及老師上課的互動性也會導致個別學生網課學習效能的差距。若果是有特別教育需要的學生,於停課期間缺乏老師的監察和指導,學習效能的下降幅度會更大。
 

家庭因素最為關鍵

 

對受訪學校的中小學生來說,家中學習環境和家人協助都是影響網課學習效能的重要因素。小學生的家長經常跟進學生的學習進度,讓他們在停課期間仍然能有效學習。一位在資助小學任教英文的受訪老師指,有不少初小學生的家長在課前事先與學生預習,陪伴他們上網課,從旁協助,讓學生更專心上課。相反,高小學生較少由家長「在場監督」,而如果學生本身缺乏學習自主性,容易分心,則令學業成績大幅退步。亦有一位任教官立小學的受訪老師認為父母定時跟進子女的功課進度極為重要,可是過度的家長協助會適得其反。學生在家長協助下完成功課,老師會難以掌握學生是否真正理解教學內容,而且有可能會養成學生對家長過分依賴的習慣。但整體來說,家長的參與為小學生在停課期間的學習帶來正面影響。

 

然而,對年紀較大及自主學習能力較高的學生來說,家中有寧靜和獨立的空間對有效學習均有裨益。有受訪直資中學老師說,如果家人或家中寵物在學生的溫習空間附近徘徊,會令學生分心。最理想的情況是學生能在自己的房間裏專心上課,但這並不是所有學生都能享有的學習環境,尤其是基層學生。如果家居環境狹窄或家庭成員較多,則難以享有寧靜的學習空間。再加上疫情期間,開放予公眾的自修室關閉,令學生迫於長期在較難專心學習的家庭環境中上課。
 

老師難確保學生投入學習

 

老師進行網課,比平時實體課更難確保學生學習進度良好。有中學老師說,進行中文科網課的教學進度更順暢,因為大部分教學時間只是單向地解釋課文內容,與學生的互動減少,而且無需等待學生手抄筆記。可是,如果從學習進度和效能看,沒有實體課的互動,老師難以透過觀察學生上課期間的即時反應,了解他們的學習進度,難以協助個別有疑問的學生。一方面,老師在進行網課時,不可能知道學生是否在認真學習,還是在瀏覽其他網站。另一方面,網課的教學環境令學生主動提問和參與課堂活動的動機減低,例如有學生將麥克風消音,不願參與課堂討論。

 

為了在上課期間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度,有中學老師引入不同網上教學平台,如Kahoot和Edpuzzle,要求學生在網上回答問題,實時測試學生是否理解教學內容。此外,為鼓勵學生盡力學習,有老師定期檢查學生是否有觀看指定的教學影片,亦會要求學生在上網課時打開鏡頭,否則當作缺席。學校在網課期間用盡千方百計確保學生投入學習,但仍難取替實體課的效果。
 

支援學生以提升學習效能

 

筆者建議政府可循兩個方向改善情況。第一、政府可向低收入家庭發放每月1,500元補習券,為期12個月,以彌補家庭支援及網課學習的不足;其次,在疫情期間維持有限度與教育有關的公共服務,包括圖書館、自修室等,以提供更佳的上課及溫習環境給學生,也可讓學生獲取更多學習資源。筆者希望大部分學生能迅速追回學習進度之餘,也能在家長和學校幫助下,好好處理學業壓力。
 

 

2021年5月18日原文刊於《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