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21
參與式預算對青年參與有何影響?(三)
經歷兩年前的社會動盪,每當提到青年參與,坊間的討論往往只聚焦在過去部分年輕人的激進思想與行為,卻鮮有注意到不少青年選擇關心社區,把心力投放到地區層面。這些青年以不同方式就區內環境、衞生和交通等範疇提出建議,希望改善一些最基本卻備受忽視的民生議題。然而,MWYO青年辦公室(下稱:MWYO)於年初發布的《讓青年有效參與公共事務.從地區開始》研究報告就發現,不論在體制內還是體制外,青年地區參與仍面臨不少困難,包括參與途徑不足、參與門檻過高、影響力有限,以至難與政策制訂者接觸、溝通和建立互信等。
事實上,青年參與是社會發展的一大源動力,也是青年發展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其中關鍵是怎樣以制度化的渠道,讓年輕人有效和有序地參與公共事務,最終貢獻社會。上回就提到MWYO於上半年在地區試行了「彩福邨參與式預算試驗計劃」(下稱:「計劃」),讓當區居民建議如何使用屋邨管理諮詢委員會(下稱:邨管會)中有關「邨内改善及維修保養工程」及「屋邨活動」的部分公共撥款,並參與社區討論,然後在專家小組甄選的十個入圍方案中投選心儀建議及監察項目的執行。今回筆者將分析「計劃」對年輕參與者的影響。
青年義工多方位參與「計劃」
今次「計劃」除了由彩福邨的互助委員會(下稱:互委會)主席牽頭,為了促進當區的青年參與,並結合既有的民間力量,MWYO亦邀請了在彩福邨提供青少年服務的遊樂場協會(下稱:遊協)共同推動「計劃」。他們協助組織了一支由當區中學生組成的義工團隊,負責在街站向居民推廣參與式預算、介紹「計劃」內容、鼓勵居民提案及投票。另外,義工亦會在社區分享會中與居民交流、製作提案展板作社區展覽之用等。為此MWYO給他們提供了相應的技能培訓工作坊,希望參與青年在「計劃」中能主動接觸和認識社區中不同背景和年齡的居民,更全方位參與「計劃」內容,從而獲得深刻的體驗。
一、促進青年有效和有序地參與地區事務
MWYO在居民選出方案的執行優次後,透過焦點小組形式分別訪問了十一位「計劃」的青年義工及當區遊協的社工。結果發現「計劃」對青年有四項主要成效。
對年輕人而言,「計劃」比起現時普遍的青年地區參與活動更新穎和吸引,而且容易看到參與成效。例如義工Tony(所有義工均用上化名)在焦點小組訪談中提到:「參與式預算是很好的第一步讓青年參與社區事務,我們就是很好的例子。它沒有年齡限制,因為我16歲,區議會我又未能投票,但今次我終於可以發表自己的意見⋯⋯以往那類賣旗、探訪安老院、家居清潔這些已經做到可以背到出來,已經吸引不到青少年。我們都想試新嘢。這計劃是一個很好的渠道讓我們做到一些涉及大規模居民參與的活動。」
另一位義工魷魚更坦言:「印象中以往的義工活動都是賣旗、慈善行,不知何故我覺得有少少廉價勞工的感覺,變了只是為了應付學校要求而做的體力勞動工作。但成為這個計劃的義工,我會感到投放的心力是有成效的。不只是做,而是望到有結果,而且結果是正面的。這令我想繼續參與更多社區事務。」至於其中一位遊協的社工亦認為,目前的教育提升了青年對社會的敏感度和意識,但卻沒有為青年提供足夠的實踐機會。雖然民政事務局現時有些委員會有青年委員,但仍只佔少數。其實青年都「蠢蠢欲試,卻沒有機會」。她指:「參與式預算比較正式和有結構,除了讓更多青年能夠參與地區事務,全程參與的青年也可以學到更多,有更多機會與其他社區持份者交流。」
二、消除無力感,提升公民參與效能感
不少青年義工參與「計劃」後增加了對彩福邨和地區行政的認識,並感到自己對邨內公共預算運用和邨內事務的影響力有所提升,從而加強了公民參與效能感。例如Tony提到:「我樓下都有個互委會,以往完全不認識他們,經過今次後才知道他們有一個聯繫居民的角色。」義工阿傑指:「天橋附近有條斜路,唔擺街站都唔知原來是不能遮雨。很多公公婆婆都很想表達屋邨問題,但又不知講給誰聽。」另外,義工依琳更表示:「了解多了地區行政的結構,例如裏面有甚麼部門。了解到一個地區政策是由哪些持份者一起推動,過程中的困難。」
值得一提的是,義工芝士和義工魷魚跟香港不少年輕人一樣,對於參與公共事務的無力感尤重,在參與「計劃」初期刻意管理自己的期望,因為害怕再次失望。芝士在深度訪談中表示:「一收到朋友邀請都嚇了一跳,我以為他和我一樣會有種不想再參與的心態。最初是抱一種審慎的態度,因為這計劃推動的時機可能有點敏感,自己對這計劃了解不多,香港又無做過,所以會有點擔心。但後來願意一試是希望有少少轉機,對於在香港有一些政治的參與,唔一定是一些很大的事,就算是自己屋邨小小的事,都有權力去決定和討論下,有更多空間給自己改善自己的生活。」
到了「計劃」後期,芝士對社區參與逐漸重拾信心。他表示:「我有想過自己在這個計劃中想要達到甚麼。而今次都做到我想要的,就是對社區參與或社會性的參與有番信心。不是事事都要歷經千辛萬苦,搞到遍體鱗傷,其實有時做下街站、派下傳單、問下老人家,都是叫做一個嘗試。」
三、提升社區參與能力
在社區參與能力方面,幾乎所有受訪義工都提到這次參與經歷改善了自己的溝通技巧。例如阿傑表示:「幫到我的說話和聆聽技巧。擺街站時經常要與街坊對話,要聽他們說甚麼是最重要。有一次有個婆婆說話口齒不清,但又想提案,於是我慢慢聽慢慢寫,最終真的聽得明她的內容。」Tony指:「學識了如何用頭兩句說話,讓居民覺得這些事情是關他們事,引起他們的興趣。這事前是需要思考和準備,因為唔同人是需要用不同方式。例如對着小朋友、老人家、剛放工的成年人,究竟我的態度和開場白應是怎樣,這是一種溝通技巧。」
四、提升社區歸屬感
最後,青年義工的社區歸屬感亦有顯著增加。依琳指:「因為自己平時上學沒有太多時間接觸社區,只生活在自己的圈子中。參與計劃後,能夠提案,都會覺得自己是這裏的一分子,都想提出意見,讓自己生活舒暢和方便一點。」對於並非居住於彩福邨的義工如阿澤而言,其社區歸屬感同樣有所提升。他指:「歸屬感都會增加。雖然我住在彩德邨而非彩福,但參與這計劃後,我都會留意彩德邨有甚麼正在做緊。如果路過聽見公公婆婆在討論邨內問題時都會停下聽一聽。」
今次「計劃」的青年義工雖然不是以居民身份參與活動,但作為「計劃」的推動者之一,他們獲得了另一種參與體驗,同樣提升了其公民參與效能感、社區參與能力和社區歸屬感等。這種參與模式絕對值得任何關心青年參與和正向思維教育的朋友加以參考。
2021年10月21日原文刊於《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