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04
在動盪歲月,傾聽時代聲音
自六月反修例運動至今,香港經受過萬發催淚彈,近六千人被捕,當中年輕人佔大多數。社會陷入撕裂狀態,到處充滿著憂慮、不滿,甚至絕望。然而,即使在亂世,青年發展仍是不能暫緩的重要議題,尤其在今天社會翻天覆地的變化中,青年人更是最關鍵的角色。社會需要重新認識這一代年輕人,才能建設未來的青年工作。
肩負對青年的熱忱,青年智庫MWYO於11月30日在亞洲協會香港中心舉辦了《「傾」城:今年暑假,我們不一樣了》論壇,邀請來自社會各界別不同光譜人士,討論關於年輕人的議題,從而了解各持份者的看法,嘗試在香港現時困局中為青年發展尋找出路。論壇分開上下午環節,上午環節從社會工作者的角度探討反修例風波與年輕人的關係及青年工作的轉變,下午環節則以青年的角度探討香港及年輕人的未來方向。
運動冇大台 網絡取共識
年輕人在今次反修例運動上扮演極其重要的角色,論壇一開始集中探討社運動員能力及網絡世界所帶來的影響。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副教授Zeynep Tufekci連月來觀察反修例運動發展,她以《Youth Political Movements in the Digital World》為題作分享,認為網絡世界能帶動年輕人抗爭社運的發展。她表示由於今次運動沒有大台,資訊交流顯得更為重要,網絡媒介便擔當重要的角色。她舉例如Telegram讓抗爭者互通消息,網絡即時地圖讓現場人士得知警方部署的位置最新情況等,網絡世界甚至影響香港以外的地方。
其後她與香港民意研究所主席兼行政總裁鍾庭耀、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鍾劍華及香港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榮譽講師袁彌昌,一同探討《如何理解青年在社會運動的動員力量?》。鍾劍華指年輕一代利用社交媒體商議取得共識,並勇於向港府提出爭取民主的訴求,社會亦不應將年輕人作負面標籤。鍾庭耀則表示,年輕人較重視民主自由等深層次的價值,擁有更強烈的訴求。至於袁彌昌,他認為社交媒體誘發和支持香港多月來的政治動亂,政府至今沒有作出任何正確的決定。四位講者的共識是政府並不明白年輕人,而年輕人不會輕易放棄抗爭,政府必須正面回應他們的訴求。
Facebook、連登等更被視為今次運動中主要網上交流平台及號召動員的渠道,現今年輕人生活在資訊發達的年代,網絡影響更為巨大。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朱順慈於《在網絡影響下,青年工作何去何從?》指出,網路世界對青年人既是挑戰(內容、接觸者、行為和商業風險)亦是機遇(發布渠道、集合力量、創造和連結),青年工作者對挑戰與機遇的看法和偏重不同,會發展出不同的策略。社工復興運動成員白艾榮也指以往青年工作太過關心沉迷虛擬世界的「危」,要將年輕人「拉」回現實的迷思,這不可能與年輕人溝通;相反年輕人正是利用網絡掌握和吸收世界資訊,而網絡世界與現實是互為串連。在場的慕光英文書院校長梁超然亦反映,行動和創造比批判來得更重要,青年透過網絡對世界掌握更寬闊,青年工作者應該更謙卑去聆聽他們的聲音,而非捉緊某些觀點去教育或批判年輕人。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馮應謙也作出回應,他認為年輕人有自己想法,故不應視青年為問題而去「解決」他們,反而是透過合作方式與他們共同努力。
青年感無力 互信需建立
今次論壇亦以《何以處理青年的無力與絕望?》為題作深入探討,香港大學政治與公共行政學系教授陳祖為提到,要與青年共同努力必須彼此信任,建立互信前提是要先了解他們的想法,可是不少年輕人認為家人、社會均不願意理解或處理他們所想,令他們感到無力。青年阿偉感同身受,提到年輕人最初的無力感是源於家人不支持,甚至有人因為政見問題而被趕離家。不單是家庭層面,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陶兆銘認為,青年人無力感是源於政治、公民、社會等權利都被剝削。社會服務聯會業務總監黃健偉亦引述反修例運動中「攬炒」概念,他提到這是沿於年輕人在社會上對各種「制度(establishment)」的不信任,而這問題其實是全球共通的。
而就《怎樣與青年建立信任?》,社工陳偉良認為年輕人有自己強大的圈子及信念,故必須請求他們「開門」以建立關係。年輕人阿明反而覺得,在這場運動中即使是陌生人,也可以彼此連結與信任,皆因大家共同經歷痛苦,願意以真面貌相處示人。香港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研究總監鄭宏泰認為,人與人之間需要互信,尤其在民主、多元化、開放社會,否則會不利社會發展。教育評議會主席何漢權稱互信前提是必須有一個全面事實的展現,所有人均有責任去溝通。
兩制牽未來 政改何去從?
下午的論壇邀請不同光譜的嘉賓講者共同探討《香港的未來》,之前由觀眾投票選出兩個最想討論的關鍵詞:「想像2047」和「香港核心價值」,一眾講者都關心「一國兩制」往後的發展。香港大學法律學院教授陳弘毅回應指香港民主法治和自由,均建基於社會包容不同聲音,他又指中央亦盼香港經濟繁榮穩定,但民主進程不能夠過快,因為大家「摸住石頭過河」。立法會議員陳淑莊不認同,她指所謂「繁榮穩定」是由中央角度去看,而民主進程也由三步曲變五部曲,目標卻「越來越遲」,故香港需要政治上改革。區議員顏汶羽回應指,目前國家集中發展經濟,相信人民之後會慢慢追求政治訴求,從而拉近「兩制」的距離。就這個議題,袁彌昌表示自己作為中間派,盼能夠以一個更好的時機去傾談政制去向,可惜現階段並不適合中間派站出來商議。香港記者協會主席楊健興覺得政府經常很「表面地」看深層次矛盾,認為解決到民生議題便可,不願面對制度問題。活現香港共同創辦人及行政總裁陳智遠則認為要有轉變,要有耐性,精神上需要「Full Gear」,盡量跳出原有框架做多一點,時間會站在青年那一邊。
年輕人與政治密不可分,就今次區議會選舉大量非建制派的素人湧現,來自不同政治光譜的講者對《青年與政治》這個議題進行激烈辯論。之前由觀眾投票選出兩個最想討論的關鍵詞:「勇武抗爭及攬炒」和「政制改革」,大部分嘉賓認為,雖然抗爭者選擇「攬炒」,社會依然未到最黑暗一面。「國難五金」腦細李政熙甫開始已表示自己對政制無期望,直指香港需要獨立及流血革命。《香港願景計劃》召集人曾鈺成對此卻不同意,他堅決認為和平理性表達訴求才是可取,並指政改「任何時候都應該傾」。立法會議員陳凱欣也反對暴力,又提及區議會選舉是一種令市民和平表達訴求的方式。新民黨社區發展主任劉聖雪表達區議會一向講求的是民生工作,但今年卻成為政治化選舉。侯任區議員巫堃泰就此作出質疑,他指所有選舉都是政治性,更何況香港正處於一個不公平制度。立法會議員鄺俊宇也認為是次運動「和勇不分」,反映社會並不如政府所說的撕裂,希望政府不要借故推搪,從政制作出改變,以解決問題。
社會不公義 青年盼改變
當然香港的未來不止涉及政治,亦牽動著每一個人自身的未來。另一環節以《我的未來》為題邀請講者作出分享。之前由觀眾投票選出兩個最想討論的關鍵詞:「社會公義」和 「走佬、留低、回流」。青年阿榮有感現時香港社會不公義,而外國均可利用選票等方式解決問題。中原集團主席兼總裁施永青指民主未必能找到最好領袖,但可以作出修正,但他提到多數人的意見未必是正確的意見,而現時香港社會相對分化,不是單投票就能解決問題。前港大學生會會長麥嘉晉也認同「選票」不能馬上解決香港現時面對的問題,當中包括社會、民生、政府管治問題等這類深層次「病」。香港社會創投基金創辦人魏華星回應指,年輕人需思索未來應如何放大「小事」去做,一步步作出改變。白艾榮則認為年輕人希望自己能夠作出選擇,而非單純接受成年人的價值觀。
有評論指反修例風波只不過是今次運動的近因,年輕人難以向上流才是關鍵,就此論壇邀請講者在《青年向上流》環節發表意見。香港中文大學社會科學院客席副教授沈旭暉指,每個政府都會對社會深層次矛盾成因有其一套官方解讀,而年輕人早已看破,依隨傳統路線規劃人生是一個騙局。他又指與其思索垂直式向上爬,倒不如思考如何橫向地建立在各領域也能應用的能力。演員岑珈其稱,傳統「獅子山下」多勞多得的精神是一種理想說法,惟從不認為這是真實的。以置業為例,現實中,年輕人付出多年心血並不代表有相應回報。候任區議員梁晃維表示,社會不應僅從職業導向理解「向上流」的內涵;年輕人勇於打破更多舊有規則,繼續勇於嘗試和拼搏,亦是一種「向上流」。2016年十大傑出青年黃仰芳了解到不少年輕人的願望是要追求理想生活與個人夢想,而上一代人不應將自己的觀念強加於年輕人身上。香港電視網絡有限公司主席王維基則認為這代青年的能力比自己一代高,亦願意追求物質以外的目標,如爭取公義及捍衛價值觀。
對話有助修補社會撕裂
反修例運動日後如何發展,相信當下未能找到答案,但撕裂的關係,卻可透過對話來逐漸修補。今次舉辦《傾城》論壇正是一個機會,邀請社會各界願意對話的持份者以及年輕人,就各個議題闡述自己想法,讓大家嘗試貼地互相理解,拉近彼此距離。
香港社會出現撕裂,老一輩經常用「我食鹽多過你食米」思維,希望年輕人跟隨他們的步伐,很少機會去理解年輕人所爭取的、所渴求的。年輕仿似是一個原罪,就算社工、老師等各界欲予以援手,也感到無能為力。有年輕人在論壇上提到「勇武」因政見不同而遭家人拒諸門外,無力感甚重。儘管如此,年輕人並不絕望,大家所需的正是多聽多講,《傾城》論壇正好提供了一個平台,讓大家聆聽青年的心聲。不同的講者也嘗試在論壇上剖析兩邊政見立場的思路及誤解,並提供處理年輕人面對困境的建議。
有不同看法必定有思想衝突,即使有講者在論壇上激烈討論,也無阻溝通交流。因為大家有一個共同心願,就是希望香港社會有一個更美好的未來。修補社會裂痕由溝通開始,尤其剛剛經過區議會選舉,社區更急切需要一個討論空間,匯聚各方意見,集腋成裘,消除誤解,建立出一個不同世代組成的共同體。《傾城》論壇提供了一個契機,讓各種不同聲音被聽見,當然願意溝通只是第一步,MWYO未來亦會與社會各界一同努力,尋找出讓香港變得更好的「最大公約數」。
本文嘗試整理出今次論壇的脈絡,未能詳細盡錄各個講者表達的意見及觀點。論壇所有討論均有完整影片並已上載至網頁,如欲更詳盡了解各講者意見,可參考下列網址:https://cityvoice.881903.com/gallery.php
2019年12月4日原文刊於《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