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25

減少校園欺凌,旁觀者角色不容忽視

撰寫 : 陳宇謙

關鍵字 > 身心健康欺凌

欺凌問題仍存在 不容忽視

 

政府對於學童校園及網絡欺凌,多年來均採取「零容忍」的態度,並為此給予學校不少支援和指引,如社會福利署便於2019/20學年在全港中學推行「一校兩社工」政策,以預防及減少欺凌事件的出現。而根據教育局在公營中學進行的訓育及輔導個案問卷調查數據,校園欺凌個案由2018/19學年的290宗下降至2020/21學年的155宗,反映政府的相關政策取得一定成效。可是,在亮眼的官方數據背後,香港的校園欺凌問題依然不容小覷。有非政府組織在2021年發現近25%的中學生經常或有擔心會被欺負,該組織近日亦有另一調查指出有20%的中學生在過去一年曾遭遇網絡欺凌。

 

欺凌無疑會對學生帶來長遠的影響。外國早已有不少研究發現,校園欺凌的受害者因擔心自己上學會被欺負,因此課堂出席率往往較低,所帶來的壓力和焦慮亦會影響他們的學校成績。在精神健康方面,有研究認為校園欺凌會影響施害者和被害者適應生活環境的能力,增加他們出現抑鬱和焦慮症狀的機率。有見及此,對於部分仍受到欺凌所困擾的香港學生,除了現有的措施之外,我們還可以進一步做些甚麼?

 

鼓勵旁觀者伸出援手

 

香港要減少校園欺凌的出現,除了要提高社會關注和向受害者提供足夠而合適的支援外,筆者認為向欺凌事件的旁觀者賦能亦非常重要。在校園內,最大機會目睹和了解欺凌情況,並為受害者提供支援的,往往是為數眾多的學生。曾有本地研究便發現在校園欺凌事件中,認為自己是旁觀者的學生佔比(33.9%)遠高於自認是被欺凌者(12.2%)或欺凌者(6.5%),故此他們或可成為強大的支援網。外國早有文獻指出旁觀者若能在遇見欺凌時提供幫助(如嘗試要求欺凌者停止、安慰被欺凌者等),將有效減少校園欺凌行為,亦有助增加學生的安全感

 

縱使旁觀者有條件在減少校園欺凌中發揮一定作用,然而翻查教育局為學校提供的《和諧校園齊創建資源套》,不難發現當局對此群組並未太關注,對其角色的理解亦主要停留在「挺身而出舉報欺凌」的層面,但卻缺少提高旁觀者舉報意願的措施,亦未有提及在舉報以外旁觀者還可以透過安慰受害者等方法降低校園欺凌帶來的影響。此外,本地亦鮮有與校園欺凌旁觀者相關的研究,令外界對他們遇見欺凌時的反應和考慮缺乏全面了解。

 

為了提升社會和校方對旁觀者的關注,意識到他們在校園欺凌中能夠發揮的作用,研究及行動型智庫MWYO將於5月底開展「欺『零』何時」作品徵集活動,邀請全港中學生以「你遇見過的欺凌」為題創作不同類型的作品,分享或表達自己以旁觀者身份對欺凌的看法或反思,令更多人理解青少年的感受。MWYO同時亦會進行相關的研究,了解中學生遇見欺凌時的反應,藉此找出現時預防校園欺凌政策的不足之處,並提出改善方向,以營造更安全的校園環境。

 

 

2022年5月25日原文刊於《星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