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29

跳出傳統框框 網上學習勢成唯一出路

撰寫 : 謝瑋倫

關鍵字 > 青年教育

現代的學生成長於互聯網世代,網上學習對於他們來說應該不是問題。復課日期不斷順延,「停課不停學」對於長期面對面教學的老師來說,肯定是一項挑戰。他們既要用不同的網上學習平台例如Schoology、Google Classroom等教學,又要用ZOOM等通訊軟件做實時教學。對比2003年的非典型肺炎(SARS)停課,老師認為現在的科技門檻很低,很容易就可以在家教學,網上教學更是非做不可。
 

發揮超架構組織

 

跨媒體教育家鄧文瀚 (STEM Sir)曾經在傳統名校任教,現在主要推廣STEM教學。STEM Sir認為,網上資源繁多,老師可以比平日上課蒐集更多的教材。「其實有一些遙距課程及遠端溝通學習模式已存在多年,這次疫情的出現,加快讓學校知道有哪些軟件及硬件上的配套令資源有效地運用。作為老師不再是單向教學,老師參考翻轉課堂Flip Class的模式,讓學生上課前先預習材料,在視象教學的時候可以即時解答和互相溝通。通過老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提升學習的效能。此外,有網上改卷系統可以記錄學生做錯的部分,方便老師跟着數據找出盲點加強教學內容,當老師能夠靈活運用電子學習平台,可以減省很多『無謂』的工作。」

 

一向以來香港的教育都傾向面對面授課,這階段停課期間,反而迫使老師轉變「邊做邊學」。老師需要抱著「自己唔係咩都識」的態度去面對電子學習新趨勢。STEM Sir表示,老師必酬裝備自己把知識融會貫通,才能引導學生學習啟發創意。「對於未來的電子學習,一定要嘗試和應用才能擴闊眼光。從前是舉一反三,現在則是舉一反無限,變成超架構組織能力,將傳統學習加上新的元素(電子)擦出新火花,就像傳統的炸魚皮加上鹹蛋黃後成為很受歡迎的食物。」
 

不贊成八減八等於零

 

其實電子教學比傳統教學有更大的彈性,老師可以安排錄影或實時教學,學生也可以培養學習的自主性。香港真光中學資訊科技主任夏志雄老師(夏Sir)認為實時學習和自主學習需要一個平衡。「大概是一半一半比較好,我不贊成八減八等於零,即是八堂都讓學生自學。因為有些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定力不高,所以還是需要規管。」

 

 

夏Sir形容電子學習從前是 “Nice to have”,現今在停課的誘因下是 “Must have”而且「唔做唔得」。經此一「疫」,奠定了電子學習的重要性。「八年前做E-Learning,同事會問為甚麼要拍片?現在不做就會損失很多時間,五年前拍片教學只得一兩位老師參與,前幾天學校60位老師中有40位都參與ZOOM Meeting,我知道這是一個非做不可的時候,亦是(現時)唯一的出路。」他以2003年SARS作例,當年沒有無線上網,拍片要回校製作,現在科技門檻低,老師隨時隨地可以在家教學。
 

DSE考生贊成降低大學收生門檻

 

由於疫情嚴峻,政府倡議市民減少集體活動,網上學習似乎是最安全的教學方式。不過,無論老師和學生都是對著電腦,很難看見對方的表情和感受,始終對於教授和接收雙方都有一定的困難。這段期間最徬徨的,肯定是應屆DSE考生。

 

應屆DSE考生Janice認為,雖然網上觀課時老師仍然會分析試題並指出常犯錯誤,但是成效卻不大,原因是始終欠缺了學習氣氛。「其實我很想盡早復課,在家溫習很寧靜,但少了與同學並肩作戰的感覺。」她表示,假若疫情未受控,自己也不會拿健康去冒險參與考試。此外,她贊成本年度大學收生的門檻降低,讓更多考生符合升讀大學的最低資格
 

 

2020年2月26日原文刊於《Oh!爸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