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30

拓闊青年就業選擇 需顧及青年憂慮

MWYO青年辦公室發表青年對大灣區意見調查報告

 

•    2021年的數據顯示有12.5%青年有興趣到大灣區全職就業

 

•    建議科學化地持續評估「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以及審視實習和交流計劃

 

•    建議增加大灣區就業資訊和技能課程,另鼓勵青年參與大灣區體育文化及交流,提供不同優惠及多項活動

 

•    建議加強大灣區人才循環,推動青年「出口」到大灣區內地城市及「回流」香港的政策建議應雙管齊下

 

香港,2021年11月30日:繼中央政府在2019年2月發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後,行政長官在《2020年施政報告》中宣布推出「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下稱「計劃」),隨着內地為港澳青年提供更多相關支援,包括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為香港青年提供的八大舉措等,機遇處處,青年對此又有何想法?又如何配合他們個人的長遠職涯規劃?

 

MWYO青年辦公室(下稱MWYO)於2021年5月下旬至7月初,委託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透過電話訪問了1,002位18至34歲的香港青年,旨在更新MWYO去年五月發表《香港青年在大灣區就業的可能性及政策建議》的研究結果(該調查是在2019年8月至10月進行)和從更多角度去了解香港青年的看法。畢竟過去兩年香港的政治、經濟及社會環境均出現不少變化,實在有需要提供適切的資料給特區政府作政策的調整和改善,並於今日發表《香港青年大灣區就業觀點研究報告》。

 

更多青年積極搜尋大灣區就業資訊 但仍存顧慮

 

對比2019年及2021年的數據(計算方法是把該年正面及負面觀點的百分比相減,而得出該年的正負差距),雖然香港青年對前往大灣區內地城市全職就業興趣呈輕微下跌至12.5%(較2019年跌1.3個百分點),但他們比以往更積極搜尋相關資訊及尋找大灣區的工作(升7.6個百分點),這可說是一個好現象。不過,他們對大灣區規劃發展政策的認識跌幅較大(跌5.0個百分點),顯示在這方面的資訊仍有改善空間。另一方面,認同大灣區就業是香港青年未來趨勢亦有所下跌(跌4.4個百分點),這或反映青年經了解及嘗試在大灣區尋找工作後,覺得在大灣區發展事業仍存在不少難處及顧慮。

 

香港青年對內地的觀感仍是影響他們往大灣區全職就業興趣的最大因素,結果顯示大部分都呈較負面的看法,當中最負面的首兩項是資訊自由(86.4%)和民主法治(84.7%),接着是食物安全(79.6%)、環境保護(76.4%)和醫療衛生(73.8%),最少比例表示負面的是社會治安(64.4%)。而家庭因素亦影響青年往大灣區全職就業的興趣。此外,修讀的學科及從事的行業均影響青年對大灣區就業前景的看法,加上若年紀漸大,又未太能掌握大灣區前景的話,部分青年只會把大灣區視作短暫停留和過渡的考慮,並不是長遠發展的依歸。

 

多項政策建議 促進兩地人才流動

 

MWYO青年辦公室特別顧問羅祥國博士指出,「調查發現『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能有效吸引更多青年往大灣區就業,但青年對此計劃仍存有隱憂,因此往後的跟進及評估相當重要,讓已參加的青年有所得着,未參加的青年有例可循。」為更有效持續推動青年參與大灣區的發展,除了2019年的建議外(見附件一),我們因應青年及環境因素在這兩年間的轉變,提出以下多項新的政策建議(見附件二):

 

  1. 提供針對性支援給青年,透過不同方法了解青年北上就業的憂慮和障礙,對症下藥提供適切支援;提供便利青年的資訊配套,例如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網站開設即時網絡輔導對話和常見問題小錦囊,解決職場及生活疑難;與大灣區內地省市政府商討增加香港青年住房支援,例如放寬申請人才住房條件和配額,以及讓在港繳稅的青年從薪俸稅入息中扣減租金。
  2. 增加大灣區就業資訊和技能課程;探討「持續進修基金」和「個人進修開支」稅項扣除範圍能否擴闊至內地認可課程,例如由本地大專院校內地分校所開辦的;聯絡內地的專業資格學會或委員會,提供為香港青年往大灣區工作而設的課程,甚至協助考取內地專業認可資格。
  3. 給予青年家人適切配套;政府的大灣區辦公室與相關團體及企業商討,讓青年的家人包括子女,以附屬卡形式享用「大灣區青年卡」的便利措施及服務。
  4. 評估「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科學化地持續評估及優化計劃,公開數據展示其成效,邀請參加者分享經驗,以及鼓勵更多大灣區內地省市政府為參與計劃青年提供生活支援。
  5. 審視大灣區實習及交流計劃,訂立籌備指引,確保質素達基本標準,以及開設籌備支援中心,處理籌備團體的疑難。這類相關計劃如能有效落實,對推動青年到大灣區就業有正面影響。
  6. 鼓勵青年參與大灣區體育文化及交流,提供不同優惠及多項活動,例如:給予每年上限2,000元的交通及住宿資助,或以優惠價購買高鐵車票;推出「文青通」資助18至35歲青年購買大灣區文化藝術表演場地和博物館的通行証和門票;推出「香港青年大灣區內地城市工作假期計劃」,並聯同創新創業基地和青年共享空間為參與的青年提供與創業青年交流的機會,甚至安排優惠價格的住宿服務。
  7. 加強大灣區人才循環;利用人才資料庫、優質企業名單和就業網頁,提供職位配對平台和招聘博覽,為由大灣區回流香港的青年建立職場人際網絡,也讓香港企業更認識大灣區就業市場,包括青年在當地的經驗和技能對企業的好處;為年紀較輕及工作經驗較少的回流青年成立由多界別專業人士組成的「回流青年職涯支援小組」,指導準備前往大灣區或回流的青年。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國家改革開放下的重大發展策略,充滿無限的機遇與發展潛力;MWYO青年辦公室總監劉鳴煒表示,「過去兩年,雖然香港青年對往大灣區全職就業的興趣沒有上升,但越來越多青年採取積極行動去尋找相關資訊,配合更多相關支援措拖,我們預期將會有更多青年擁有大灣區工作經驗。因此,現在是時候計劃一下如何讓這些人才回流香港,深化香港人才庫。假若青年能把經驗和技術帶返兩地,形成他們在大灣區各城市(包括香港)人才循環的景象,對整個大灣區發展均有莫大裨益。」

 

 

報告網上版:https://bit.ly/MWYO_Nov21_G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