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30
《國安法》下青年的抉擇
MWYO青年辦公室發表第八期《青年備註》
-
面對各種改變,不少於傳媒、社福、教育界在職受訪青年意興闌珊,影響學生未來規劃,但資深傳媒人認為青年無須過分絕望
-
擔心因移民潮而出現的機會只會惠及建制派或來至內地的年輕人,未能幫助一般青年向上流
-
憂移民潮令整體撫養比率大幅上升,加劇下一代青年財政壓力
香港,2021年8月30日:自去年七月《國安法》實施以來,各行各業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當中傳媒、社福、教育等工種更是首當其衝。MWYO青年辦公室於7月12日至8月9日期間特意訪問了18位來自這些界別的大學生或在職青年,了解《國安法》為他們日常生活、工作和未來規劃帶來甚麼改變,聆聽他們認為自己所屬行業在新法例下何去何從,並特意邀請了一位資深傳媒人回應年輕人的看法,記錄於今天(8月30日)出版的《青年備註》內。
工作上自我審查 施展抱負空間變小
不少在職受訪者都表示,《國安法》實施後自己在日常工作上需要作出一定改變。一位受訪青年坦言,在目前的社會氣氛下開始自我審查,很多以往會觸及的題材現在也不敢再討論。一位前新聞界工作者明言,對行業的未來感到超級悲觀,指出新聞界的薪水普遍不高,但以往報道新聞的自由度較高,起碼算得上是一份既可以糊口,又能實現理想的職業。然而,隨着社會環境對傳媒的控制越來越厲害,讓人施展抱負的空間變小,他身邊有不少同行都打算轉行。
一位社福界青年則表示《國安法》增加了行業的不確定因素,讓人擔心誤觸紅線,也影響了自己和同事的工作熱情。另一位受訪者對此亦表示同意,並指出此法的訂立加劇了他們與服務使用者建立互信的難度。可是,他沒有放棄這份工作的打算,反而覺得情況越是艱難,越需要大家的努力。
各種社會爭議除了令一些在職青年考慮轉行,對學生的未來規劃亦有影響。以一位受訪大學生為例,由於修讀的學科比較敏感,因此他畢業後也不打算從事與專業相關的工作,也不會應徵一些政治立場比較鮮明的公司。
校園內的言論自由大受限制?
同樣,過去一年教育界經歷了不少改變,無論對學生還是從業員來說都是一種挑戰。一位大專學生指出,教授在課堂上的言論比以往更謹慎,在談及敏感話題時亦會強調對話僅是學術上的討論,並不代表班上任何人的個人立場。一位教育工作者也承認自己過去一年在選取教材時加倍小心,避免涉及一些政治敏感的議題。
而對於不少大學近日宣布九月起推行國安教育,受訪青年有不同的看法。有大學生指出引入國安教育,加強學生對中國人身份的認同是可以理解。不過,他認為校方應允許學生自由選擇是否修讀該課程,教授模式亦應以參觀、考察、體驗等軟性方式為主,避免生硬地灌輸知識。但也有受訪者認為一個人的價值觀在大學時期已經定型,在此階段再推行國安教育的意義其實不大。
對此,今期我們邀請了一位資深傳媒人暨大學兼職教師作為青年持份者回應青年的看法;他認為青年無須太過絕望,縱使過去一年間言論自由有所收窄,但現時仍有不少傳媒機構(特別是網絡媒體)會報道政治議題,而在反修例風波以外,新聞工作者還可以就醫療、房屋、貧富差距等社會問題行使第四權。在這些方面,傳媒依然能夠發揮自己的作用,提升大眾對不同議題的關注。他也會以此鼓勵學生,與其關注一些不理想的大環境因素,加劇自己的負面情緒,倒不如將目光放在還可以做甚麼上。
移民潮增留港青年上流機會?
過去一年,另一離不開的話題相信是「移民」,這次《青年備註》亦有不少受訪者表示有認識的親友在近期離開了香港。對於移民潮將增加留港年輕人向上流的機會這種說法,不少受訪者認為是過於樂觀。一位青年同意移民潮下年輕人會有更多工作機會,但這與提升生活質素並沒有直接關係。他以房價為例,指出即使青年能夠找到待遇更優厚的工作,但其薪水也難以追近香港樓價的升幅,向上流對他們來說依然困難。此外,也有受訪青年擔心因移民潮而出現的機會只會惠及某類型(親建制、代表紅色資本或來自內地)的年輕人,未能幫助一般青年向上流。
受訪的青年持份者則以「家庭」比喻香港,指看到不少人「離家出走」固然感到不捨,但也理解他們的決定。不過,他提到不少離港人士是中層領導,他們的離開有機會令行業出現斷層,他擔心這次移民潮會對各行業的長遠發展不利。
負責撰寫的MWYO青年辦公室研究員陳宇謙表示,「《國安法》實施一年,青年似乎來到了生命中的一個分岔路口。是走是留,該繼續留在現職為理想奮鬥還是轉行,這些都是青年面對着的艱難抉擇。無論他們最後的選擇是甚麼,重要的是追隨本心不後悔,在自己選擇的人生道路上繼續發光發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