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31

平衡盛事與民生福利 環保議題須加強推廣宣傳

MWYO青年辦公室發表《青年備註》第23

 

  • 《基本法》23條通過,青年表示日後在討論政治話題時會更謹言慎行

  • 未能適應垃圾徵費與走塑,青年建議多途徑宣傳及講解

  • 預算案公布樓市撤辣,惟青年未完全恢復上車的信心

  • 青年望投放資源打造與文化保育和歷史傳承相關的盛事

  • 青年建議長者兩元乘車計劃將乘車優惠調整至比例制,改善「長車短搭」的問題

 

轉眼來到五月底,2024年已經過了將近一半,早前《財政預算案》公布樓市撒辣,青年又有甚麼看法?而《基本法》23條(下稱:23條)以極快的速度通過二讀和三讀,對我們的生活又有何影響?此外,環保是近月備受關注的議題,雖然政府剛宣布暫緩垃圾徵費,然而外賣走塑對青年的日常生活也有影響。MWYO青年辦公室於4月9日至5月7日期間以深度訪談形式訪問了20位青年,當中包括中學生、大學生和在職人士,了解他們對這些社會熱話的想法,並記錄於今日(5月31日)出版的第23期《青年備註》內。

 

23條立法通過 青年稱謹言慎行

立法會三讀通過《維護國家安全條例》,正式完成23條的本地立法工作,很多受訪者均有關注草案的條文。有社工系一年級學生知道政府一直希望重推23條,她認為這不是問題,但公眾諮詢時間太短,立法過程太快,擔心法例未有充分考慮市民想法。有修讀社會科學系的學生則指出條文的部分字眼模糊,或使想表達己見的市民不敢發聲。有中學生說學校有花時間教育和宣傳23條,所以對於條文和字眼定義上的理解相對清晰,不過他們均表示法例生效後在討論政治話題時會更謹言慎行。有任職社福界的青年則擔心23條涵蓋的範圍太廣,市民或許容易碰到紅線,故日後會加倍小心自己的個人言行,以免誤觸法網。

 

垃圾徵費與走塑  加強推廣更重要

政府於4月22日起實行首階段管制即棄塑膠餐具及產品的法例,禁止餐廳在堂食提供任何發泡膠及即棄塑膠餐具,而外賣同樣禁止使用發泡膠和塑膠餐具。有任職社福界的受訪者説,禁令無疑會為市民帶來不便,但可以接受。有大學生也支持這法例,認為對保護環境有幫助,但法例在缺乏鋪排和講解下倉促實施,加上香港人並非從小就被培養環保意識,擔心市民未能立刻接受和適應新政策。有工程系學生建議當局允許餐廳繼續使用某些替代品質量未如理想的塑膠產品(如吸管),減少政策對市民日常生活的影響。

 

除了走塑禁膠,政府原本計劃實施都市固體廢物收費, 並已有14個處所開展「先行先試」計劃,當中包括政府建築物、公共屋邨、三無大廈、院舍、商場及食肆等。然而,政府剛宣布暫緩實施垃圾徵費,再研究如何優化。有就讀社工系學生指出以往坊間對垃圾徵費的討論缺乏真實經驗,只是紙上談兵,因此同意試行計劃,認為有助執法部門了解都市固體廢物收費實際操作上的困難,從而作出調整。有中五學生認為,「先行先試」計劃參與處所的數量合理,因為如果規模太大,則與全面實施分別不大。他希望政府能夠在全面開展前加緊宣傳,詳細解釋垃圾徵費和指定垃圾膠袋的詳情和細節,減低市民疑慮。同時也有醫療行業青年感到媒體對「先行先試」計劃的報道不夠多,並建議政府除了其一貫沿用的宣傳途徑,亦應在網絡媒體等觸及率比較高的平台發放資訊。

 

兼職與學業並行  都大應用科學新課程擴闊出路

不少學生為幫補開支和累積工作經驗,都會在課餘時間從事兼職工作,一位受訪的精算系一年級學生便選擇從事補習和文員工作,一星期約工作10小時。她說很多僱主除了關注求職者的學歷,亦着重工作經驗,所以她在求學期間從事多份兼職工作,不但能夠學習如何與人相處和實踐所學,對日後尋找工作也有幫助。另一位大學三年級的社工系學生希望能及早認識職場文化和學習應對突發事件,不過由於她今年開始實習,所以將停止兼職,專注學業。此外,香港都會大學獲教育局批准,成為本港首間應用科學大學,並計劃增加酒店、物流和航空相關的應用科學課程。有從事教育界的青年相信新課程有助青年找到更多出路,不過他認為校方須確保有足夠配套設施和宣傳工作,方能吸引學生修讀。另一位受訪中學生亦指出學生大多傾向報讀商科、醫科、護理等傳統熱門科目,對都大這次推出的應用科學課程未必有太多認識或興趣。

 

樓市撤辣 青年仍擔心成本太大

二月份的《財政預算案》公布樓市撤辣的消息,金融管理局亦宣布暫停置業壓力測試,有青年表示會吸引其置業。實際上,有從事醫療行業的青年擔心,雖然暫停壓力測試能幫助更多市民置業,但也增加了日後部分人未能支付樓宇按揭而破產的風險。一名在職青年認為現時香港的樓價對於青年來說依然難以負擔,他希望政府能夠多介入,幫助青年置業。另外一名受訪者亦表示香港的薪酬水平與樓價脫節,即使能夠置業,也會帶來沉重的經濟壓力,所以與其買樓,他寧願選擇進修或移民。

 

盛事與民生的平衡 發揮香港的吸引力

預算案有不少焦點落在盛事之上,例如宣布預留一億元,以加強未來三年的盛事宣傳工作,藉此推動盛事經濟。然而,部分青年表示這份預算案未如理想。有大學生認為振興旅遊業對政府來説應是次要目標,當局應集中將資源分配於民生和福利政策,幫助弱勢社群。有青年認同香港有足夠能力舉辦體育盛事,例如七人欖球賽,但體育以外,他希望當局日後能投放更多資源打造與文化保育和歷史傳承相關的盛事,如以舊區為核心,宣傳當中的歷史故事,建立新的休閒娛樂和文創園區。不過也有在職受訪者質疑政府投放在盛事經濟上的資源是否物有所值,擔心這類「盛事」未能真正發揮作用。一位中五學生亦表示舉辦盛事在很多市民眼中是浪費金錢,他認為旅遊業未來應更着重在本地文化,而不是舉辦盛事。

 

青年除了關心盛事經濟,亦有關心其他公共的福利政策,例如預算案提出將會檢討長者兩元乘車優惠及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在坊間的討論中,現時兩元乘車優惠經常出現「長車短搭」的問題,有社工系學生建議政府將乘車優惠調整至比例制,如讓長者只須付兩成車費,而不是劃一付兩元,希望透過這種模式鼓勵長者根據價格選擇乘搭最適合的路線,避免出現上述的情況。同時,有青年表示反對政府為優惠設限,建議政府與其透過取消或調整福利政策節流,倒不如減少其他開支,如斥資5,000萬展出「發光蛋」。

 

負責撰寫的MWYO青年辦公室研究員陳宇謙表示:「在環保政策與盛事經濟等方面,青年一方面樂見政府積極推動,另一方面亦憂慮各項措施是否能夠切實回應市民需要。23條通過後,不少受訪青年對新法例有不少疑惑與不安,表達己見時會有所顧慮。因此,要增加青年的信心去發展所長,有關部門還須加強宣傳和教育,與年輕人有更多交流。」

 

 

《青年備註》第23期 網上版:

https://bit.ly/MWYO_May24_YouthBeigeEp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