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29
立法會研究制訂長遠青年政策和發展藍圖小組委員會—「開放、接觸、重建互信、共同構建社會期望」意見書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去年7月1日發表的講話中表示希望「每一個香港青年都投身到建設美好香港的行列中來,用火熱的青春書寫精彩的人生」。MWYO青年辦公室(下稱MWYO)作為一個以青年為本的獨立民間智庫,一直致力推動本地各種公民參與模式,讓年輕人能夠以不同渠道有效和有序地向政策制訂者表達意見,鼓勵青年踴躍建設美好香港。
MWYO自2021年發表《讓青年有效參與公共事務.從地區開始》研究報告後,便嘗試推動審議式民主(Deliberative Democracy),在地區層面試行參與式預算(Participatory Budgeting)等實驗計劃,目的是讓政府有效收集青年意見,協助施政,並增加年輕人參與公共事務的興趣與渠道。今年二月,我們與張欣宇議員辦事處及香港新方向聯合舉行《共識會議-港鐵票價青年傾》活動,探討以另一種模式推動審議式民主。我們期望局方能夠參考我們今次活動的經驗,考慮將其應用到其他公共議題層面,鼓勵青年參與公共事務,促進青年與體制的互信,落實有利青年福祉的政策。
1. 甚麼是審議式民主
審議式民主的主要目的是讓市民以平等和尊重的方式就不同社會議題發表意見,並嘗試達成共識,進而影響有關政策的制訂。審議式民主強調對話、聆聽和包容,因此為確保溝通的質素,參與會議市民的數量一般不會太多(約12至30人),主辦單位往往亦會為參加者提供一些議題相關的基礎資料,以協助參與者進行理性和建基於事實的討論。此與一般常見的公共參與模式(如提供書面意見)相比,可讓市民有更多機會與其他持份者對話,互相了解各人的觀點;而比起各抒己見的焦點小組,審議式民主的會議不止於停留了解的階段,更着重找出各方可接受而又可行的方案,達成共識。這種對共識的追求能令方案偏向中間路綫,避免由投票而衍生「贏者全取」的情況,令方案有機會走向極端。基於以上的優點,即使審議式民主費時更長,對市民參與度的要求更高,近年已有不少地區積極推廣這種參與模式,主要由非政府組織和學術界安排,嘗試增加市民有序和有質素地參與公共事務的機會。此模式要獲得成功,有賴政策制訂者的參與,願意誠意參考市民討論後所取得的共識。
美國有非政府機構在2020年進行一項實驗,發現在26項民主、共和兩黨意見不同的政策上,審議式民主能夠在其中19項政策中顯著減少雙方的差異,甚至提升兩黨支持者對另一方的好感。由此可見,這種模式除了能共同構建社會期望,凝聚共識,亦能增加各群組之間的互信。而澳門有團體亦於2011年以審議式民主的模式就修改《出版法》和《視聽廣播法》進行討論,邀請277位市民表達自己的想法,讓政策制訂者能夠更清晰地了解市民對政策的疑慮。
2. 《共識會議-港鐵票價青年傾》活動簡介
審議式民主並沒有既定的形式,在鼓勵市民平等和坦誠地交流的前提下,不同地區能夠按照當地的特色和需要而選擇不同的形式,較常見的有公民共識會議和審議式民意調查兩種。在《共識會議-港鐵票價青年傾》活動中,MWYO選擇了採用公民共識會議這一模式。
在此模式下,參加者須先閲讀與議題相關基本資料,並會獲安排與專家對談,確保他們對題目有深入的認識。在討論過程中,參加者會在受過訓練的主持人的協助下與其他成員交換意見,並尋求共識。這有助參加者在討論中檢視政策對不同持份者的影響,亦能揭露各群組在該議題上的最大共識和矛盾,對政策制訂者來説有重要參考作用。
今年2月4日及5日,我們透過公開招募的方式,邀請了30位年齡介乎18至40歲,來自不同背景的青年參加《共識會議-港鐵票價青年傾》活動,就港鐵公司(下稱港鐵)的票價調整機制發表意見。在活動前,我們於1月18日舉行了簡介會,介紹審議式民主的概念,以及是次活動的源起、目的、流程和內容。參加者須閱讀由主辦方提供的資料冊,了解機制的歷史及爭議。此外,我們亦邀請了田北辰議員、張炳良教授及阮穎嫻博士與參加者對談,讓他們能夠更深入地了解議題。
在充分了解議題後,參加者分為六個小組,進行多輪小組和大組討論,研究現有票價調整機制的利弊,並提出優化方案。在過程中,我們刻意避免了以投票決定的方式選擇最佳方案,而是讓各小組詳細解說其想法,與其他小組磋商,嘗試達成共識。經過兩天的討論,參加者對如何在票價調整機制中反映「市民負擔能力」和「港鐵利潤」兩個因素均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共識,但未能就如何將「港鐵服務表現」納入票價調整機制當中達成一致共識。
此後,我們將兩日活動的討論內容(包括共識和未能達成共識的地方)簡單整理,交予張欣宇議員參考,再由其透過與相關持份者(運輸及物流局官員和港鐵管理層)會面、接受媒體訪問、在立法會議會上發言等渠道向政策制訂者反映,把青年的聲音帶入體制。
3. 《共識會議-港鐵票價青年傾》活動成效
在活動最初的簡介會至最後完成大組共識會議等不同階段,MWYO邀請了參加者進行問卷調查,前後總共四份,目的為記錄和分析他們在活動不同階段對港鐵票價調整機制的認識和態度之轉變,以及對今次活動整體的反思與感想。在30名參加青年中,有26位完成了四份問卷調查,故我們共收到104份有效問卷。活動結束後,MWYO亦邀請了其中三名參加青年和張欣宇議員分別進行深度訪談,以進一步了解是次活動的成效和挑戰。根據這四份問卷調查,以及部分參加者和張欣宇議員的深度訪談資料,我們初步發現是次《共識會議-港鐵票價青年傾》活動對年輕人和政治人物而言有以下成效:
一、提升青年對政治人物的信任
在活動的最初,問卷調查(一)顯示只有逾兩成半(26.9%)的參加青年同意政府官員或政治人物有興趣了解自己的想法。然而,經歷了整個活動後,問卷調查(四)顯示表達同意的比例顯著上升至五成(50.0%)。有參加青年更認為活動增加了他們對張欣宇議員的信任,因為感覺到他釋放了誠意與年輕人溝通,並且希望青年加入一起做決策。
二、提升青年對有關公共議題的認識
根據四份問卷調查中關於港鐵票價調整機制的認識程度測試,參加者獲得的平均分由問卷調查(一)只有45/100分,上升至問卷調查(四)的87/100分。此外,認為自己對港鐵票價調整機制議題有所認識的青年比率由問卷調查(一)只有近兩成(19.2%)上升至問卷調查(四)的逾九成半(96.2%)。有參加者表示活動令他發覺公共議題不是簡單是和非的問題,而是需要有大局觀,從不同持份者的角度思考問題。另有參加者認為共識會議能確保他們接收的資訊正確,理解正確,不會有不切實際的假設或建議。
三、讓青年學會與不同立場的人士尋求共識
活動結束後,問卷調查(四)顯示,所有(100.0%)參加青年均同意自己能夠有建設性地與持有不同立場的人進行理性討論;有逾九成半(96.2%)青年同意自己能夠與不同立場的參加者達成共識;並有逾九成半(96.2%)青年同意為了達成共識,自己願意作一點妥協。另外,在四份問卷中,參加青年均會被問及如果今次活動最終得出的共識方案與他們的意見不同,他們有多大程度接受這個結果。結果顯示,表示接受的比率由最初問卷調查(一)有八成(80.0%)上升至最後問卷調查(四)達到十成(100.0%)。有參加青年指出共識會議不會造成二元對立,能夠給予空間大家更加準確表達意見,小眾的聲音也有機會得以反映,並成為主流的取態。另有參加者表示即使最終結果不是他們預期的,但其他人明白並考慮過他們的擔憂和思考的因素,能夠有同理心一樣很重要。
四、提升青年參政、議政、論政的意欲
最後的問卷調查(四)顯示,所有(100.0%)參加青年均同意政府官員或政治人物應舉辦更多類似今次共識會議的活動,以聆聽市民意見。如果有機會,未來他們亦願意參加其他同類型的共識會議活動。有受訪青年認為今次活動增加了他日後更多參與公共事務的意欲、增加了他對交通議題的知識,而且提升了他與不同持份者交流的技巧。這些經驗有助他報名參加政府新設的「地區青年社區建設委員會」及「地區青年發展及公民教育委員會」青年自薦計劃,以及進行面試。
五、有助當局收集具質素的意見
從政策制訂者的角度而言,共識會議收集到的意見質素往往較高,因為它要求參加者先了解該議題的來龍去脈和邏輯關係,使他們在知情和經過教育的前提下,說出其意見。今次參加者討論到不少角度和觀點也十分新穎,對政策制訂者有很大幫助。其次,在今次活動中,參加者不單止表達了自己想要甚麼,還需要聆聽別人的看法,當中會有互相體諒和妥協的過程。因此,活動得出的意見更加有代表性和更經得起考驗,能給到決策者一種信心保障。
六、有助當局進行政策倡議
共識會議有助政策制訂者了解有甚麼議題、有甚麼地方,通過解說是有機會令市民改變意見並找到共識;有甚麼地方是無論如何解說,說算市民明白,也不容易改變意見。這些資訊對當局進行政策倡議有策略性的幫助。例如在今次活動中,港鐵票價『延後加幅』部分通過解說及參考相關資料,參加者是會改變主意並接受。相反,港鐵票價『罰款機制』部分,就算有專家提到向港鐵罰款,實際只會令政府收入減少,與向普通私人機構罰款有很大性質上的不同。但即使參加者明白,大家都會覺得罰款機制是要保留。
七、補足傳統參與方式的不足
以往透過傳統參與渠道討論複雜的政策議題時,往往需要花長時間進行公眾教育,而共識會議則能夠將整個過程標準化。縱然大家各自吸收資訊的程度有一定的差別,但至少參加者並非憑空想像某些事情,而是有個基礎認知。另外,傳統的參與方式未必容易吸引年輕人積極參與,惟是次參加的青年認真準備、踴躍討論、反應正面,並表明樂於再次參與類似活動。例如過往的諮詢模式很多可收到上千個意見,但政府究竟要採納哪些意見確實不容易做到平衡,最終很可能傾向按照原本的方案行事,變相被人認為是假諮詢。但如果把共識會議與傳統諮詢有機地結合,在做完廣泛諮詢後,將不同意見給參與共識會議的人深入討論,探討最受關注的方案是否可行,探討現在的資源應否這樣分配等,局方反而能了解當中的論證過程,有助吸納不同意見。
4. 結語
近年社會有種聲音認為現在有很多青年選擇躺平和不理社會事務。然而,今次活動正好證明了事實並非如此。這些參加青年都是來自各行各業的政治素人,有些是學生、有些是工程師,也有些是外國移民回流或內地來港的年輕人。他們對社會、對政治議題縱然有不同意見,但他們都願意主動參與。過去亦有種意見認為在社會撕裂的情況下,大家立場不同就沒有可能作任何討論。然而,這次活動亦反映了只要找到合適的課題切入點、有趣的參與模式,不同立場的青年都可以進行理性交流,甚至達成共識。民政事務總署近日公布在全港18區各區設兩個青年委員會,我們認為共識會議正能加強當局與青年的接觸和互信。此外,我們亦建議政府各部門及立法會轄下不同委員會在討論與青年息息相關的政策課題時,亦可考慮以共識會議的模式收集青年意見。
MWYO希望社會各界不同關心青年發展的持份者,都能夠懷抱「開放、接觸、重建互信、共同構建社會期望」的衷心,展現誠意,積極探討更多青年參與的可行性,提供足夠平台和空間增加青年與體制的良性互動,讓下一代能夠發揮所長,參與貢獻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