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10

面對改變披荊斬棘 勇於尋求新突破

MWYO青年辦公室發表第十五期《青年備註》

 

  • 新政府百日施政,青年關注防疫措施「減辣」,冀當局推出防疫路線圖,助香港早日復常
     

  • 大部分受訪青年對英女王認識不深,但普遍認同她的離世象徵一個時代的終結,並感到惋惜
     

  • 疫情下,多項大型體育盛事均被迫取消或延期,大部分受訪青年憂慮會影響香港的國際形象
     

  • 政府揚言要「搶企業、搶人才」,有受訪青年認為,留住本地人才也是發展關鍵
     

  • 大部分受訪青年關注近日的港產片熱潮,更為本地首套科幻鉅製感到興奮;但也有青年擔心創作空間日益收窄,不利行業前景
     

香港,2022年11月10日:行政長官李家超於上任百日後發表任內首份《施政報告》勾劃管治理念,一眾青年如何評價政府百日施政?在地球另一端,英國也正式改朝換代,女王逝世、新王登基,香港青年又是否懷緬這位昔日的「事頭婆」?近日,多套香港電影大放異采,票房報捷,年輕人又有沒有入場支持?眼光重投香港校園,挑戰髮禁、網絡欺凌等都成為校園關鍵詞,受到青年關注。MWYO青年辦公室於9月29至10月23日期間跟21位青年進行了深度訪談,當中包括中學生、大學生和在職青年,了解他們對這些社會熱話的想法,並記錄於今天(11月10日)出版的第十五期《青年備註》內。

 

百日新政 青年關注防疫「減辣」

 

回顧首個百日管治,對於青年來說,最關注在防疫政策上的突破,例如限聚令及入境檢疫安排等。有在職青年表示家人從事的行業受防疫措施影響,過去經常要停工令收入銳減,故支持新任政府逐步放寬防疫措施。有中學生坦言,一直上網課導致學習進度落後,相信恢復全日面授有助學生重拾動力。有受訪者期望政府能夠推出明確的防疫路線圖,讓公眾能夠清楚知道當局制訂防疫政策的準則,減少不確定性。部分受訪青年期望政府在下一個一百天能夠有效控制疫情,視乎情況將入境檢疫安排由「0+3」減至「0+0」,令香港進一步復常,並趕上其他國家的步伐。

 

青年眼中的英女王

 

英女王伊利莎白二世逝世,但大部分受訪青年都生於香港回歸祖國之後,對英女王認識不深,主要透過二手資訊如家人、新聞去了解她。但是他們都普遍認同,其離世象徵一個時代的終結,對此感到惋惜。有鍾情於英國歷史研究的青年則形容,女王離世前仍接見時任英國首相卓慧思,對她駕崩感到愕然,亦有青年專程到英國駐港總領事館外獻花致哀。

 

體壇盛事疫下大減 青年憂影響香港形象

 

疫情下,多項原本在香港舉行的大型體育盛事均被迫延期或取消,大部分受訪青年憂慮這些調整會影響香港的國際形象。有受訪青年指,舉辦大型體育賽事能吸引旅客慕名而至,接連取消國際性比賽會打擊經濟收益。不過,有少數受訪者認同體育賽事進行期間,參與者需脫下口罩,或增加病毒群體爆發的風險,所以支持相關調整安排。  

 

強制舉報懷疑虐兒,意見兩極

 

近月多宗虐兒案成社會焦點,政府更打算設立強制舉報虐兒機制,有受訪青年認為相關措施的方向正確,但呼籲當局應對「何謂虐兒」提供明確指引,減少出現誤報。有受訪青年擔心立法有機會造成反效果,或會令施虐者為了避免被舉報而更加謹慎,造成更多隱形個案。長遠而言,受訪青年建議當局應着手提升兒童對虐兒的認識,懂得自我保護,防患於未然。

 

近年欺凌個案引起社會極大迴響,校園欺凌亦是學生關注議題。有中學生直指,「欺凌戰場」由校園移師至網絡,起底和人身攻擊屢見不鮮。有受訪者提議,父母應該要言行身教,遇到家庭矛盾避免以暴力解決問題,讓孩子學習處理衝突的技巧。

 

「髮」起討論——調整過時的校規

 

早前一名中五男學生掀起一場「護髮戰」,向平等機會委員會投訴校方不允許男生留長頭髮,直指做法涉嫌違反《性別歧視條例》。受訪青年大多認為校規過時而不合理。有受訪中學女生坦言,隨着社會的進步,校規也應該與時並進,希望學校向學生解釋校規背後的邏輯。另外,也有意見認為,學生應有打扮的自由,除非該打扮影響課堂表現,或外表過於標奇立異,否則都可以適量放寬。

 

「搶人才」也要「留人才」

 

行政長官李家超在首份《施政報告》中揚言要「搶企業、搶人才」,有受訪青年坦言本港現時最需要醫療人才,擔心醫護人員流失率高,公營醫院的服務質素會進一步受影響。有受訪中學生認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能吸引跨國企業進駐,但疫情削弱香港競爭力,她期望政府早日推出「0+0」入境檢疫以挽回優勢。同時,受訪者都期望政府在想辦法「搶人才」之時,也要提出措施留住本地人才。有受訪青年坦言,香港從來不缺人才,只是當局未能提供適當的環境,改善他們的待遇,讓他們能夠有足夠空間發展。

 

創作空間日益收緊,港產片熱潮難以延續?

 

近日,多套香港電影大放異采,票房報捷,大部分受訪青年也表示關注。有青年舉例指《明日戰記》作為本港第一套科幻鉅製,非常值得支持,期望將來有更多香港電影能反映不同社會議題。但是,亦有在職青年擔心影視娛樂的創作空間越來越狹窄,題材發揮有限,這一股「港產片熱潮」未必能夠延續。加上現在不少香港電影依靠內地公司投資,質疑這些電影能否稱得上是「港產」電影。

 

改變總會帶來新的發展和機遇,在過去幾個月,香港各方面都勇於尋求新的突破。負責撰寫的MWYO青年辦公室研究員陳宇謙表示,「疫情雖未『清零』,但情況漸趨穩定,來港檢疫更首次放寬至『0+3』安排,對於熱愛旅遊的港人來說是一大喜訊。另一方面,港產片也再現熱潮,多套電影票房破紀錄。種種改變都為各行各業締造更多發展空間,鼓勵大家在『疫』境中披荊斬棘、繼續前行,讓留在香港的青年擁有更多的機會。」

 

 

《青年備註》網上版:https://bit.ly/MWYO_YouthBei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