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20

新一代努力平衡現實與理想 盼政府助青年拼湊發展藍圖

MWYO青年辦公室發表第十四期《青年備註》

 

  • 部分受訪青年對《青年發展藍圖》缺乏興趣,冀政府多重視青年的聲音
     

  • 有生於九七後的受訪青年坦言,回歸只是上一代的回憶,與新一代關係不大
     

  • 有受訪中學生指教育局提供內地考察團行程具吸引力,同時擔心行程緊湊淪為普通觀光團
     

  • 4.5天工作周及在家工作模式廣受歡迎,但青年憂未必人人適合

 

香港,2022年9月20日:今年盛夏,炙熱的除了天氣,還有各式各樣的社會焦點:「3+4」檢疫新措施、4.5天工作周、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開幕 ⋯⋯ 這些話題近月在坊間掀起不少討論。MWYO青年辦公室於7月26至8月20日期間跟17位青年進行了深度訪談,當中包括中學生、大學生和在職青年,了解他們對這些社會熱話的想法,並記錄於今天(9月20日)出版的第十四期《青年備註》內。

 

擔心《青年發展藍圖》未能採納各方青年意見

 

國家主席習近平於7月訪港,並提到青年發展對香港的重要性。新一屆政府上任後亦多番強調正積極制訂《青年發展藍圖》,冀於年底公布首個版本。然而,對於這份與他們未來息息相關的文件,只有少數受訪青年表示有所聽聞。

 

部分受訪者對《青年發展藍圖》缺乏興趣,歸根究底在於青年沒有信心政府會吸納他們的意見。儘管如此,亦有部分受訪者表達了對藍圖的期盼,有一位受訪大專生期望當局能夠在藝術和體育等方面投放更多資源,並創造相關就業機會。另一位受訪大學生則指,政府要正視近年出現的移民現象,認為解決房屋問題是留住人才的關鍵。針對政府經常鼓勵青年到大灣區發展,有在職青年建議當局可推廣普通話在港的應用,甚至成為日常生活語言,以減少市民對內地的疏離感。

 

慶回歸活動多姿多彩 青年反應不一

 

今年是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的大日子,各區都舉辦連串慶祝活動。有中學生表示參與了慶回歸壁畫創作,認為氣氛比往年更熾熱。但有在職青年坦言七一對他來說只是法定假期,並沒有甚麼特別值得慶祝。有生於九七後的青年不諱言,回歸只是上一代的回憶,與新一代關係不大。

 

「紅、黃碼」有效平衡抗疫與經濟

 

政府8月推出「紅、黃碼」抗疫新政策,有受訪者相信此舉有助各類場所更易識別高風險人士,對控制疫情有一定幫助。一位大學生亦讚揚新措施平衡了公共衛生和經濟的考量,令香港能夠在疫情可控的情況下逐步向世界開放。不過部分青年對此亦存有憂慮,有受訪中學生的疫苗通行證,曾因技術問題無故被轉為「紅碼」,他擔心這類故障或會為市民生活帶來不便。

 

近日有調查顯示,近七成受訪者認為青年崇尚「躺平」,主因是看不到未來,有受訪者對此也有同感。近年香港的社會流動性較低,青年難以向上流,有大學生發現身邊同輩都對將來感到迷惘,但求得過且過。儘管大部分受訪青年認為時勢令青年「躺平」是可以理解的,但他們強調選擇「躺平」的只屬少數。有大學生直言不少朋友常說自己是「廢青」、以「躺平」為目標,但大多只是在開玩笑。事實上,他們依舊努力裝備自己,期望能夠更進一步。

 

學生對內地考察一半期待一半擔憂

 

新修訂公民與社會發展科今年9月起在中學推行,課程要求學生在高中階段須到內地考察最少一次。教育局於7月就此向學校提供21個考察行程,內容涵蓋歷史文化、創新科技、自然天文等。有中六學生表示行程具吸引力,並認為有助學生對祖國發展有更全面的認知。不過也有中學生指出,教育局提供的行程相對緊湊,擔心考察會淪為普通的觀光「鴨仔團」,對公民教育的幫助有限。

 

選科關心出路很正常 但有青年寄語三思

 

中學文憑試(DSE)8月放榜,最近有網民批評時下大學生急功近利,在選科時過分關注科目的出路和未來收入,但大部分受訪者認為這是無可厚非。一位大學生坦言香港的社會風氣鼓勵年輕人賺錢,而不是追尋夢想,因此他們在選科時難免將未來收入和發展前景放在首位。

 

不過,也有受訪青年持相反意見。有在職青年以過往薪酬待遇不錯的旅遊業為例,指出近年職場環境變幻莫測,一個行業可能因一個未知(如疫情)而遭受重創,其實很難判斷哪些科目的出路較好。因此他建議學生在選科時不用太在意出路,而是應該儘量在未來發展與個人興趣間取得平衡。

 

4.5天工作周和在家工作受歡迎,但未必人人適合

 

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全球企業的工作模式改變,在家工作成為新趨勢。即便疫情放緩,現時大部分國家及地區的生活已經復常,但不少企業依舊允許員工在家工作或彈性上班。香港近月有企業推行4.5天工作周,並容許員工每周一天在家工作。對此,有在職青年坦言他每天的通勤時間近兩小時,如每周有幾天能在家工作是好事。不過,部分行業如會計及商業諮詢等業務繁重,往往需要在指定時間內完成工作,有受訪者質疑即使這類企業實行4.5天工作周,員工或需在假日加班,不一定能夠受惠。另一位從事產品研發的青年在工作上經常要處理一些檔案較大的文件和圖檔,在家工作時需花近一小時才能下載到所需的資料,影響工作效率,因此他寧願回到辦公室上班。

 

新博物館勾起青年興趣

 

「十四五」規劃提出國家支持香港發展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而M+博物館和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相繼開幕,吸引不少港人進場參觀,青年也不例外。有受訪在職青年讚揚M+ 博物館開幕後第一年向市民免費開放的做法,認為這有助鼓勵一些對參觀博物館興趣不大的群眾進場。而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於7月開幕亦引起一輪熱潮,一位中學生希望能夠儘早進場參觀,並同意展覽有助增加港人對中國歷史的認識。自開幕以來,博物館已舉辦多個特別展覽,並展出多件國寶級文物,然而這些珍貴文物的展期往往只有一個月,市民大眾未必能趕及在展覽完結前入場。有受訪者希望當局能夠延長特展的時間,讓更多人能夠到場參觀。

 

過去幾個月環球經濟持續低迷,加上香港通脹加劇,種種因素都令受訪青年對前景感到不安。負責撰寫的MWYO青年辦公室研究員陳宇謙表示,「這次訪問的青年在規劃自己的未來發展時顯得更保守,亦更傾向從現實角度(如行業前景及收入)出發。但並不代表他們會為一份安穩的工作而放棄理想。相反,青年似乎更努力地嘗試在興趣和工作間找到平衡。在未來一段時間,政府和其他青年持份者應思考如何幫助青年進行適切的生涯規劃,為他們繪畫一幅兼顧興趣和現實的藍圖,將對香港下一代的發展有深遠的影響。」

 

 

《青年備註》網上版:https://bit.ly/MWYO_YouthBei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