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29
旁觀者如何幫助欺凌清零?
欺凌事件,一宗也嫌多。
近年,網絡欺凌及校園欺凌等新聞大家屢見不鮮。早前有女童在荃灣一棟唐樓遭童黨掌摑,欺凌片段在網上流傳;亦有天水圍18歲少女遭網絡欺凌而直播輕生過程,事件教人惋惜。同時也令大眾反思為何欺凌行為始終未能「清零」。
須探討應否就欺凌問題立法
事實上,根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2018 年公布的「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劃」,香港學生在校園遭受欺凌的普遍程度為29.3%,遠高於OECD的平均水平。 MWYO 青年辦公室(下稱MWYO)一直關注校園欺凌問題,並曾於2019年發表關於欺凌的研究報告。報告指出,相比日本、南韓、澳洲等地,香港在處理欺凌上的相關工作相對落後。報告進一步分析,若要有效應對欺凌問題,立法與公共政策兩者缺一不可,香港有必要探討應否就欺凌問題立法。
事實上,世界各地不同校園亦飽受欺凌問題困擾。筆者早年到日本讀書期間,也關心過當地校園欺凌的狀況。1980年代末,日本發生史上首次因校園暴力導致的自殺事件,校園欺凌現象正式映入公眾眼簾。
其實,在日本校園劇的題材中,以校園欺凌爲題材的作品多不勝數,例如大家熟悉的《多啦A夢》中,大雄一角就經常被同學欺負;而在現實中,就連日本公主愛子也逃不過被欺凌的魔爪。2010年初,就讀小學二年級的愛子公主遭到同班同學欺負及扯頭髮,她更一度不願上學。調查後發現,一群二年級的男生經常欺負同學,愛子公主也是他們的目標之一。2021年,日本發生了轟動一時的校園欺凌案。一名14歲北海道少女在學校遭同學強迫拍裸照,照片更在網上流傳,少女求助無門而離家出走。一個月後,她的屍體被發現在公園一處的融雪下,令人惋惜。
日本人重視集體性 間接助長校園欺凌
有分析指日本人重視集體性及統一性,這種思維也間接助長了校園欺凌。不能融入制度的人往往會被排斥,就算看到有同學被欺負,基於集體認同感,不少旁觀者最終也會選擇無視,被排斥的人就會顯得更加孤單無助。
有日本的大學教授進一步分析,在日本校園中,「與眾不同」會成為欺凌者的鎖定目標。如果在課堂上才華出眾或外表太漂亮,就會輕易成為被欺凌的對象。事實上,在日本文化中,有一種不麻煩他人的傾向,當事人擔心若將欺凌事件和盤托出,反而會帶來更多不必要的關注。
台灣當局精準處理欺凌問題值得借鏡
除了日本之外,我們也來關注一下台灣校園欺凌的情況。根據「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劃」,台灣學生在一個月內遭受校園欺凌的比例於74個國家中排名53位,情況遠比香港要好,當中又有甚麼讓我們借鑑的地方?台灣從2006年起設立24小時反霸凌熱線,社工接報後會成立調查小組、通報學校,並根據官方《校園霸凌防制準則》正式啟動處理機制,程序包括三日內召開因應小組會議、啟動機制徹查事件、為涉事學生進行輔導等,調查須於兩個月內完成。最近,為了簡化專線號碼重新推出「反霸凌專線電話1953」,鼓勵身處霸凌環境中的受害者及旁觀者,善用專線資源,共同杜絕校園霸凌。這些措施,能夠及時準確處理欺凌問題,值得特區政府參考。
校園欺凌目擊者的角色
MWYO於2019年發布的研究報告指出,在欺凌事件中,除了受害者受到嚴重的創傷,目擊者也會面對不同程度的負面影響。研究發現旁觀者不敢阻止欺凌事件發生,主要是因為他們害怕牽涉於事件當中,會有機會被人報復,變成下一個受害者。
其實,外國有很多文獻指出,若旁觀者目擊校園欺凌事件時,可以挺身而出及時幫助被欺凌者,或嘗試要求同學不要欺負其他人,可有效減少校園欺凌的出現,以及增加學生的安全感。經過幾年的網課,欺凌行為轉戰於網上發生,於是MWYO今年再次進行相關研究,希望進一步剖析現時香港的欺凌情況,亦鼓勵學生以目撃者身份分享他們對欺凌的看法及反思,讓大眾從不同角度探討中學生怎樣了解「欺凌」。
「欺『零』何時」作品收集 冀學生分享內心感受
今年的研究於7月份由「欺『零』何時」作品收集活動展開,希望中學生透過圖畫、照片、文字、短片等方式,分享他們曾經遇見的欺凌。人氣偶像曾說過用作品說話,筆者看過那些參賽作品後都有種喘不過氣的感覺。每幅作品皆蘊藏着一些小巧思,令筆者切身感受到校園欺凌總是如影隨形,學生很多時候都會徬徨無助,好像沒有氣力解開窘境。難得這次收集到超過120份的作品,團隊更籌備了線上虛擬展覽及投選最喜愛作品,希望喚起大眾對欺凌問題的關注。
研究團隊初步跟部分提交作品的同學進行焦點小組訪談,當中卻發現不少同學曾親身遭受校園欺凌,卻苦無援助。例如有同學透露,早前曾向老師告發欺凌事件,但老師卻反過來,要求舉報的同學要先檢討自己的行為,讓同學甚為苦惱。此外,有學生亦指出,註校社工雖然有提供心理輔導,但實際上沒有解決欺凌事件的根本。很多時候同學到了走投無路才會去求助,但欺凌事件已在其心中留下很大陰影。
事實上不同程度的欺凌事件每日都在上演,近年隨着科技的進步,欺凌事件更伸延至網上,令社工及學校更難處理。從學校機制及指引上提供支援,讓校方更清楚角色和跟進行動,亦應透過教育鼓勵欺凌事件中的旁觀者挺身而出,及時幫助受害者,期望校園欺凌可以真正清零,讓學生在愉快健康的環境中茁壯成長。
2022年9月29日原文刊於《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