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11

正視隱形難民青年教育問題

MWYO青年辦公室發表《難民青年研究報告:教育增強計劃》

 

 

  • 本港約有1,500名24歲或以下的難民青年
  • 他們沒有居留身份,難訂立人生發展方向;未能工作,欠缺自力更生條件;經濟拮据,不足以負擔學習活動;不能出境,無法擴闊視野;缺乏教育資助和工作機會,阻礙持續發展;社會人士不明其苦況,影響身心健康;出現自我羞辱化,貶低自我價值
  • 建議推動「難民青年教育增強計劃」,由學校轉介學生予非政府組織以接受課外教育與培訓,目標是協助他們得到較理想的教育

 

MWYO青年辦公室(下稱:MWYO)於去年12月發表《從少數族裔香港青年的身份認同看共融》研究報告,旨在探討少數族裔香港青年的身份認同問題,結果發現他們大多遭受社會排斥,成長學習均面對嚴峻挑戰。同時,我們留意到社會上還有一些在港出生或自小在港長大的年輕難民(下稱:難民青年),他們不但要面對少數族裔香港青年的普遍困難,更被視為非法入境者和社會的負累,成長路上背起種種負面標籤。

 

有見及此,我們採用了深入訪談的方式,共訪問了三名相關專業人士及六名難民青年。內容主要圍繞難民青年普遍在學習和生活上遇到的問題、其在港的成長和發展情況,以及探討相關支援是否足夠。MWYO於今天(2023年5月11日)發表《難民青年研究報告:教育增強計劃》,冀有關結果能助社會深入了解難民青年的困境,同時也提出一系列政策建議供政府及持份者參考。 

 

難民青年在港數目

有學者形容難民青年是「隱形」的人口。據入境事務處回覆我們的數據,截至今年2月28日,在香港居住的24歲或以下免遣返聲請人(下稱:聲請人)有1,437人,當中18歲以下有1,152人,18至24歲有285人。若加上成功申請為難民的數目,24歲或以下的難民青年約1,500人。另外,受訪組織指香港有約2,000個難民家庭,包括約九百多名兒童。

 

難民青年的學習與成長問題 

國籍身份方面,難民青年在港沒有居留權,又不想被遣返回國籍國,有些個案要待廿年以上才被送往第三國家安置。他們難以訂立人生發展的方向和目標,只能在迷惘中成長。工作方面,他們於畢業後難以尋找工作。雖然有公司會為他們向入境處申請工作證,但審批過程緩慢,致他們欠缺自力更生的機會。經濟方面,難民青年只能依賴政府及非政府組織的支援度日,連基本生活開支也難以應付。他們亦缺乏參與課外活動的機會,學習體驗受到限制。出境方面,他們不能離港參加交流團和比賽等,故此視野狹窄和欠缺競爭力,亦加劇了將來的適應與發展困難。持續發展方面,他們在中學後沒有政府的教育資助,難以繼續升學。身心健康方面,非難民朋友及社會不明白他們的苦況,長年累月的折磨導致很多出現情緒問題。最後在自我價值方面,生活艱苦及歧視問題使他們自我羞辱化的問題更趨嚴重。

 

政策支援與不足 

自2006年,政府一直為聲請人提供人道援助,項目涵蓋租金、食物、交通及公用服務費用等。可是,有受訪組織指津貼金額實在不夠支付生活開支,基本上是全數交給業主,令部分聲請人連日常飲食也應付不了。

 

現時難民家庭可向學生資助處申領「幼稚園及幼兒中心學費減免計劃」和「中小學生資助計劃」等津貼。但在現行資助形式下,未獲批資助的家長須先付學費,無疑大大加重他們的負擔。同時,也有不少本地非政府組織向聲請人提供如經濟、情緒、社會融合等多方面支援,但難民不是社會最重視的議題,故此在籌募經費上出現不少困難。

 

政策建議:推動「難民青年教育增強計劃」

基於人道理由,政府與社會也有責任為難民青年提供更適合的成長與發展環境,並保障他們的生存權與發展權。因此,MWYO建議推動「難民青年教育增強計劃」(下稱「計劃」),模式主要是由學校轉介難民學生予非政府組織以接受課外教育與培訓,目標是儘量協助他們得到較理想的教育,縮窄與一般本地學生所接受的教育差距。支援須在不公開難民學生身份的情況下進行,較為理想是由非政府組織主導,再由學校配合,以免同學和社會人士知道他們的身份,而有機會令他們遭受更多排斥與欺凌。

 

當中,政府(包括勞工及福利局和教育局)、學校和非政府組織須互相緊密合作,擔當不同角色。簡單而言,政府供應經費、確保質素和建立溝通平台;學校則轉介難民學生給非政府組織,並觀察他們的校內表現,緊密與非政府組織配合;非政府組織主要是定期評估並向政府和學校提供數據、提供課外教育與培訓、協助社區探索與應用,確保難民學生的學習和社區探索情況良好。

 

適時評估學習進展

保安局在去年底提出更新的遣送政策,從加強處理免遣返聲請和加快遣送聲請不獲確立者離港的角度看,我們支持政府的做法。至於部分人士認為難民是社會負擔,若增加對他們的支援,可能吸引更多難民來港,但我們認為發生的可能性不大。因為大多數逃難來港的難民事前都不太了解香港的情況,且即使優化了對難民學生的支援,他們普遍在港的生活仍然十分艱難。

 

更何況「計劃」針對在本地學校就讀的難民,從有教無類的立場看,他們都是本地學生,有接受適切教育和培訓的權利;同時亦協助學校評估和監察學生的學習進展,支援校方扶持難民學生健康成長。事實上,世界上有不少地方的難民政策發展得更成熟;其中,中國政府基於人道理由,即使是非法入境者的小孩(估計大多數為華裔)也擁有與中國小孩同等的條件去接受公立教育,值得我們借鑑。

 

負責是次研究的 MWYO研究副總監黎卓然表示:「特別是自小在港成長或出生的難民青年對這地方感到愛恨交纏。他們在本地成長,有朋友和回憶,即使他日去到第三國家落地生根,香港對他們來說也是別具意義。有少數人更會再次來港回饋,義務參與難民的支援服務,帶來一些正面和勵志的故事。對於他們的教育問題我們不能坐視不理的,本研究提出『教育增強計劃』的建議,期望可集中照顧其教育需求。如果政府、學校和非政府組織可互相配合,相信他們必定可在更理想的環境下成長,從而繼續開拓美好的人生。」

 

報告網上版:

https://bit.ly/MWYO_May23_Refugee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