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MAY, 2024

新興機遇:灣區發展機會增 港青北上打工成趨勢?

北上消費成為熱潮,近年亦有不少香港青年北上打工。政府於2021年推出「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鼓勵在香港及大灣區有業務的公司,聘請本地的畢業生派駐大灣區內地城市工作,去年開始更恆常化計劃。MWYO青年辦公室(下稱:MWYO)團隊最近也前往深圳,與這些異鄉人交流工作和生活經驗。

 

假日的深圳羅湖口岸人頭湧湧,電話那端傳來浩暉的聲音:「我穿着風褸,你看得見嗎?」浩暉過去三年一直在內地工作,也目睹了越來越多香港青年北上打工。他表示:「十年前,如果你問年輕人是希望在香港還是深圳工作,九成受訪者都會選擇香港;但如今同樣的問題,我相信答案會不同。現在大概有一半的人願意留在內地工作。」

 

 

粵港兩邊走 青年體現深圳經濟高速發展

趕上了地鐵 ,浩暉一邊看着鐵路地圖,一邊說道:「我們現在要去萬象城,在大劇院站那邊,也是深圳最早開幕的幾個商場之一。」21歲的張浩暉從小就在深圳生活,後來跨境到香港上學。他2021年畢業於城市大學翻譯系,之後參加了《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延續粵港兩邊走的生活。

 

自從疫後通關以來,越來越多的港人北上消費,浩暉也目睹了這種消費文化的轉變:「以前內地人常常會到香港購買奢侈品,但近年內地也自創許多本土品牌,說實話,有些品牌的確可以取代一些國際大品牌。這些變化在過去的三年間逐漸發展,而疫情結束後更是一下子爆發出來。」

 

曾加入大型互聯網公司工作 浩暉:接觸的用戶比香港人口還多

浩暉在香港讀書,大學畢業後參加「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 」(下稱:計劃)試行版並加入了大型互聯網公司京東集團,主要負責二三線市場的產品運營。「這真的是一個大開眼界的機會,我可以接觸到成千上萬的用戶,比香港的人口還要多。但是在互聯網公司工作較繁忙,每天朝九晚九,挺累的!」

 

計劃推出的初心旨在鼓勵香港畢業生到大灣區城市就業,開拓一條新的出路。為了評估計劃的成效,MWYO聯同香港總商會進行了四個階段的追蹤性研究。第三期研究結果顯示,超過九成的參加者認為該計劃有助於他們對大灣區內地城市的了解,效果正面。

 

最近,浩暉第二次參與計劃並加入了一家跨國金融公司。由於工作的需要,他經常在香港和內地之間奔波。他亦逐漸意識到深港兩地,特別在科技發展方面的差距越來越大:「在過去的三年中,我主要在內地工作,加上疫情封關,幾乎沒有回過香港。最近我終於回去了,但三年內,我並沒有感到需要特別去適應香港的變化。然而,如果你三年沒有去過內地,情況就完全不同。有很多新的事物和科技需要學習。舉例來說,三年前的微信、支付寶等並沒有如此便利,科技發展一日千里。」

 

港青於深圳前海開咖啡店 靠小紅書了解內地人口味

樂頤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大學畢業後與幾位同學一起參加了一個創業比賽,他們順利勝出並獲得了一百萬人民幣的啟動資金,在深圳前海區開設了自己的咖啡店。將咖啡粉放入濾紙中,隨後注入熱水再蒸煮,樂頤一邊沖咖啡,一邊說:「我們這家店開業大約一年多, 早上賣咖啡(coffee)、晚上就賣酒精飲品(alcohol),現在這種早C晚A 的店非常受歡迎。」

 

這家咖啡店獲得了深圳市前海管理局的租金補貼,減輕了樂頤和她的合作夥伴的經濟負擔。然而,樂頤回想起開業初期就遇上疫情,他們也花了很多心思,希望能吸引顧客。樂頤回憶道:「當時疫情蔓延,園區內幾乎沒有人。我們的店剛剛開張,顧客更是少之又少。我們三個人不斷地在研究小紅書上的新品,希望能吸引更多顧客。」

 

樂頤:皮蛋咖啡、茅台咖啡看出深圳人活力創意!

樂頤拿起手機,打開小紅書專頁接着說:「我們當時發現,其實深圳人並不是很喜歡喝咖啡,許多顧客都會選擇非咖啡飲品,其中這杯接骨木花梳打就是我們的招牌之一!深圳人都很有創意,例如他們會創出皮蛋咖啡、茅台咖啡,口味很獨特。」

 

在開設店鋪之前,樂頤很少回到內地,對內地的了解相對有限。不論是文化還是經營手法,她都需要重新適應。她說:「最深刻的體會就是電子支付。在香港,許多人還是使用現金,但在深圳,沒有人會使用現金,以店鋪的角度來看,電子支付更方便核數。此外,這裏競爭非常激烈。在內地,例如我們去一家餐廳,服務員會問你食物是否好吃,如果你表示不滿意,他們可能會豁免某些收費,最終或只需支付一百元,就可以享受四五道菜。在香港是不會這樣做的,因為會蝕錢。但在深圳,許多商店希望先積累人氣,贏得口碑,寧願少賺一點錢,期望客人會回頭光顧。」

 

樂頤:青年應跳出舒適圈、嘗試不同機會

「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簡稱「夢工場」)於2014年12月開幕,由深圳市前海管理局、深圳市青年聯合會和香港青年協會三方共同指導運營,希望為深港青年打造創新創業基地。樂頤在園區內漫步,一邊享受着陽光說: 「這裏的環境很好,空間很大。我們住在附近的『人才房』,只需步行15分鐘,非常方便。人才房的月租僅需2000元人民幣,你就可以擁有一個500平方呎的兩房一廳,比香港的居住環境大得多。」

 

起初,樂頤選擇回到內地發展,身邊的朋友都感到驚訝。然而,在過去的兩年中,她與許多朋友分享了自己的創業經歷,生意也逐漸步入軌道,身邊的朋友對回到內地發展產生了不同的看法。樂頤也想鼓勵年輕人要大膽嘗試:「我覺得可以跳出舒適圈,嘗試了解內地的文化,並不是迫着你一定要回內地發展或創業,年輕人應該嘗試不同的機會。」

 

 

浩暉:過去十年社會較政治化 香港青年回內地發展需勇氣

浩暉一上計程車就說道:「開往中州灣吧!」窗外是一棟棟高聳入雲的摩天大樓,這裡是深圳福田區的核心商業區。浩暉於2021年大學畢業後勇敢地跳出了自己的舒適圈參加計劃,然而,MWYO早前的調查發現,大部分參與該計劃的香港畢業生本來就已經在內地有人脈。究竟該如何吸引更多對內地了解相對較少的香港學生參加計劃呢?浩暉想了一想便道:「過去十年,我們一直生活在一個比較政治化的環境中。關於內地的消息,有時候我們會聽到一些偏頗的資訊。對年輕人來說,在這樣的氛圍下前往內地發展是一個大問題,需要相當的勇氣。我認為需要更多時間來加深他們對內地的認識,鼓勵他們多去走走,或者聆聽同學的分享。」

 

2024年度的《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剛剛推出,浩暉參與了兩期計劃,他認為仍然有許多改進的空間。他說:「例如在工資方面,是否每位畢業生的工資都應該是一萬八千元?這可否只作為一個指導工資,而不是絕對工資?或者不同行業是否可以有不同的工資水平?另外,我希望政府能夠鼓勵更多大型企業參與計劃,以提高畢業生報名的興趣。」

 

MWYO也同意,計劃對僱員和企業都有好處,同時也能提升香港青年對大灣區內地城市的認識。我們亦期望政府能夠持續研究和評估該計劃,並定期公開數據供社會參考。

 

 

 

2024年5月3日原文刊於《香港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