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FEB, 2024

移居新加坡的港人 何處是吾家

近月,香港政府積極作為,大力搶人才、搶企業,大搞「夜繽紛」推動經濟;鄰近的新加坡亦不甘示弱,去年九月的F1賽車盛事吸引萬人空巷,亦舉辦大型活動,向外推廣新加坡特色味道。

 

新港雙城疫後復常,均急需吸投資穩人才, MWYO青年辦公室(下稱MWYO)一眾青年同事,早前便到了新加坡考察,並與幾名在新加坡工作的香港青年交流,他們熟知兩地情況,又如何看待新港之間的競爭?

 

在新加坡的港人YouTuber

準備好拍攝器材,按下直播按鈕,Steve帶點興奮地對着鏡頭說:「大家好,歡迎收看90後生活投資頻道⋯⋯」每逢假日有空,Dave與Steve都會拿着手機、戴着咪高峰,走上街頭做直播。

 

這兩個小伙子都是香港人,大概五年前到了新加坡工作。之後碰上疫情變成在家工作,無聊之際就開始拿着手機做直播。Dave憶述:「當初拍攝的影片主要跟金融投資有關,後來發現不少觀眾對新加坡的生活也感興趣,所以就向這邊發展。」

 

過去幾年,他們拍過很多不同類型的影片,其中最能夠吸引香港觀眾的,便是跟「買樓」相關的影片,Steve 解釋道:「當我們拍片講到關於 HDB(組屋)、或者去參觀HDB,就會有很多迴響。之前在香港某知名討論區,也出現過我們的影片,很多人也羨慕新加坡的資助出售房屋價格便宜、空間感十足!」

 

拍片解構新加坡樓市 吸引不少「粉絲」

Dave 與 Steve 回想當初來到新加坡的時候,跟另一名朋友合租一個三百多呎的單位,當時的租金大約5,700港元。每人每月只需約兩千港元,便可以擁有屬於自己的小天地,跟香港的狀況差很遠,Dave說:「本地人主要透過網站去找房子,例如 PropertyGuru、Carousell、Facebook,當時我們找到一個合心水的套房,就找代理帶我們去看。房子又大、租金也便宜,跟香港的居住情況差很遠。」

 

創科數據達人 Adrienne

一個星期的新加坡考察之旅,MWYO的成員也想多認識當地的創科產業,所以我們就拜訪了一家初創公司,找到了一位來自香港的創科數據達人。

 

Adrienne也是一位土生土長的香港人,來到新加坡工作了兩年,現時在一家初創公司任市場分析工作,她說:「新加坡給我很親切的感覺,因為大部分人都可以用英語、普通話或者廣東話溝通,沒有語言障礙。」

 

新加坡政府的「搶人才」策略

Adrienne指新加坡政府過去幾年也積極「搶人才」,身邊不少同事也是因為取得新加坡政府發放的獎學金,於是便過來讀書。他們在房屋、稅務以至生活上都享有優惠,大部分人也願意在畢業後留下來發展。

 

近年,全球各地紛紛出招「創人才」,其中科技專才更是全球爭奪的目標。在香港,特首李家超在《施政報告》亦提及,政府會重點引入龍頭科技企業及相關人才,更會為他們提供在工作及生活上的便利。從事創科數據工作的 Adrienne則坦言,新加坡在創科發展方面比香港走得更前,她說:「以找工作為例,我在香港一些求職網站主要看見他們會聘請數據分析員,但似乎大部分關於數據的工作,他們都會用分析員的銜頭去聘請;但在新加坡這邊分工較仔細,例如數據工程師、數據開發員、數據科學家等,這些微細的差別,會讓人感到新加坡比香港走得更前。」

 

新加坡樓價租金急升 「現在租客要鬥快搶樓」

Dave與Steve從香港到新加坡工作已經差不多五年,生活與工作都逐漸上軌道,不過到了今年他們又要面對另一個難題,Dave 慨嘆:「找房子呀,之前基本上沒有問題的,但是過去一年就比較難,主要是疫情之後,很多人來到新加坡然後帶動樓價急升。我近來要找房子,但地產經紀都愛理不理。」 Steve補充道:「對呀,現在是租客鬥快搶樓!」

 

根據新加坡市區重建局(Urban Redevelopment Authority)的數據顯示,當地去年第一季私人住宅物業價格指數按季再升3.2%,連續12季上升,並再創歷史新高。Steve與Dave都異口同聲指,很多香港朋友也羨慕他們住得又大又舒適,但實際上隨着當地樓價近年急升,像他們一樣的外國人要在新加坡置業更是難上加難。

 

新加坡VS香港

面對未來,這幾個熟悉新港兩地發展的年輕人又會如何自處?Dave與Steve似乎很快就有了答案,Steve說:「我很欣賞新加坡政府的辦事效能,比如說在疫情期間,新加坡是頭幾個在亞洲最快放寬防疫政策的國家,所有措施都很及時。」Dave補充道:「你細心看看他們的樓房政策以及生活配套,你會感覺到政府真的很惠民,如果可以從頭再來,我也希望成為新加坡人。」

 

Adrienne想了一想才道:「新加坡其實比較悶,不會有姜濤之類的明星,

相反香港就比較熱鬧,也有很多商場,因此以我這麼開朗的性格,香港比較適合我,因為比較好玩!」

 

最後他們也同時指出,香港一直是連接中西的橋樑,而新加坡則是世界各國進入東盟的門戶,各自都有獨特的優勢。但近年無論是在新加坡或是在香港,他們都觀察到,有不少年輕人都寧願選擇到歐美地區闖一闖,所以兩地政府或需進一步加大力度吸引和挽留年輕人才。

 

 

2024年2月3日原文刊於《香港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