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JAN, 2022
「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追蹤性成效評估研究 (第一階段)
香港行政長官在《2020年施政報告》中宣布推出「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下稱「計劃」),鼓勵在香港及大灣區有業務的公司聘請本地大學或大專院校畢業生派駐到大灣區內地城市工作,支持青年往大灣區內地城市工作和發展事業。為探討「計劃」的成效,MWYO青年辦公室(下稱MWYO)採用追蹤性研究的方法,分四個階段以網上問卷形式及深入訪談收集數據。
是次研究MWYO透過與香港總商會合作,將僱主問卷發放給其會員(均是有參與「計劃」的公司負責人),並由參加「計劃」的會員將僱員問卷發放給在「計劃」下招聘的僱員,以了解參與「計劃」的僱主、相關負責人及青年僱員的意見,從而適時向政府提供持續優化「計劃」的建議。
研究首階段共收集到20位僱主及140位僱員回覆,並有10位公司負責人參與深入訪談。
首階段報告
研究結果:
- 大部分受訪僱主在參與「計劃」時,主要遇到人力資源和行政上的困難
- 有63%受訪僱主處理人力資源的工作量增加,而有一半認為申請政府薪金津貼的手續繁複
- 分別有44%和31%受訪僱主在作出員工個人稅務安排和公司稅務安排時遇到困難
- 一半接受訪談的負責人認為「計劃」的招聘條件限制了人才的選擇;收到約三分之二的申請表是不符合「計劃」的申請資格
- 大部分接受訪談的負責人均認為政府提供的資訊不足及不清晰,例如內地假期安排、兩地不同的工資安排等;防疫措施限制及疫情進展變數多,亦造成安排困難
- 逾六成半僱主(70%)及僱員(66%)認為「計劃」能夠達成當初參與的期望
- 逾八成僱主(82%)認為「計劃」能幫助他們理解受聘畢業生的就業能力
- 近八成(78%)受訪僱員認為「計劃」有助他們專業發展、近九成半(93%)受訪僱員認為「計劃」有助他們事業發展,以及有逾八成(81%)受訪僱員認為「計劃」能幫助他們事業以外的人生發展
根據本研究首階段的結果,多數僱主及僱員均能夠達成當初參與「計劃」的期望,無疑「計劃」的確有助僱主及僱員發展長遠的目標。不過,研究發現在「計劃」的最初階段(即是由設計、推廣及接受申請、篩選、取錄至初入職安排)出現不少問題,在分析研究結果及參考受訪僱主意見後,我們提出現階段可行的十項政策建議,以訂定更明確的政策目標和定位,並在宣傳和行政上加以調整和改良,從而增加「計劃」的可行性和貢獻,達致最大效益。
政策建議:
- 延續「計劃」兩年,並以三年為期作成效評估,及後可將「計劃」再優化和恆常化,或終止推行;
- 升級為「大灣區就業人才計劃」,提高補貼額,吸引更多具質素的青年參加;
- 「計劃」應只包括香港永久性居民,而非所有可合法在港受僱工作的香港居民;
- 應限制在內地大學畢業的香港青年佔整個計劃的比例,例如在20%以內;
- 建議由現時三年內畢業的學士學位或以上的申請資格,擴大至五年內畢業的香港青年;
- 檢討配額職位的分配;
- 擴大津貼僱主的範圍,建議政府可考慮放寬與內地有聯營方式合作的香港企業參加;
- 提供更多資訊及運用有效的宣傳渠道,助僱主及青年作出最佳的安排及部署;
- 善用電子化功能,提升申請及發放補貼效能,減少僱主頻密的行政工作;
- 定期和長期評估「計劃」效能及提供改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