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05

「香港工作假期」計劃 - 潛在的人才來源

一提到「工作假期計劃」,可能會立刻聯想起香港青年在澳洲果園採摘蘋果的畫面,而非計劃下來港工作及/或讀書的逾萬名海外青年。當政府一直以不同入境計劃招攬其他地方的人才來港就業1 ,何不「順水推舟」鼓勵這些青年留港發展事業,從而擴充這城市的勞動生力軍?

 

「工作假期計劃」目的為加強文化交流

 

自2001年起,香港與13個夥伴經濟體系2簽訂「工作假期計劃」的雙邊安排協議,藉此增強本港與各地的文化交流、提升雙邊合作,以及推動旅遊業與發展。對於參與的18至30歲青年而言,在了解當地的文化及社會發展之餘,更能獲取寶貴的人生經驗,以加強其自信心、適應力及人際溝通技巧。3

 

參加「工作假期計劃」的青年可在東道經濟體系逗留一段時間,從事短期工作及/或修讀短期課程;計劃是雙向的,香港青年可在「香港青年海外工作假期」下前往海外,夥伴經濟體系的青年也可透過「香港工作假期」來港。4

 

「香港工作假期」的配額使用不足兩成

 

截至2017年底,香港入境事務處(下稱入境處)在「香港工作假期」下共批准逾一萬宗申請。5 再參考勞工處工作假期計劃組(下稱勞工處)給予MWYO的回覆,去年有1,777人獲入境處批出簽證,最多來自韓國(465人)、法國(440人)、英國(326人)、澳洲(162人)和日本(127人)。6

 

從表一所見,撇除去年尚未「加盟」的荷蘭,每年供海外青年來港的配額達11,150個,但去年只有1,777人來港,即配額只用了15.9%。細看數據,只有法國的配額用了超過一半,澳洲、愛爾蘭、日本、奧地利、匈牙利7和瑞典所用的配額則不足一成。8

 

表一:2018年按夥伴經濟體系劃分的「香港工作假期」配額、來港人數、所用配額百分比2018年按夥伴經濟體系劃分的「香港工作假期」配額、來港人數、所用配額百分比

 

註:(1) 不包括2018年計劃尚未生效的荷蘭;(2) 所用配額百分比由MWYO計算;(3) 由9月至12月的統計數字。資料來源:「配額和逗留條件」。取自勞工處工作假期計劃網站:https://www.whs.gov.hk/tc/quota-and-condition-of-stay.php,查詢日期2019年5月2日;勞工處提供的資料和數據。

 

被問及會否加強在其他地方的宣傳工作,勞工處回覆MWYO指其一直積極推廣「工作假期計劃」,包括透過外地的經濟貿易辦事處以及與夥伴經濟體系的駐港總領事館宣傳計劃。 9 然而,單看13個夥伴經濟體系中只有五個設有經濟貿易辦事處10 ,便意會到宣傳工作是否足夠、成效如何,值得商榷。

 

無備存資料,青年留港亦無從

 

雖然「香港工作假期」配額尚未用盡,但在去年便有1,777人以此途徑來港,若可挽留他們在港發展,可望為勞動市場注入新動力。就此,政府可先按青年在港時從事哪些行業及職位、進修什麼課程,分析其專業、學歷和興趣範疇,惟勞工處回覆MWYO指沒有備存相關資料。至於會否在青年離港前主動打探其留港意欲,該處以入境處審批簽證為由,表示並無他們的資料。11

 

勞工處補充指,會透過社交媒體平台邀請青年分享經驗12 ,但參考「工作假期計劃」網站的經驗分享專欄,那是以自願形式填寫,故此有多少人樂意分享看法,不得而知,目前亦只上載九篇海外青年故事。再者,勞工處的建議問題相對「大路」,例如何時參加工作假期、為何選擇該地方13,而不會了解其留港意欲、在港遇到的生活和工作挑戰等。

 

即使青年在完成「香港工作假期」後希望留港物色機會,甚至已獲僱主青睞,也難立刻實踐。也許受各地雙邊協議的限制,勞工處向MWYO表明,「香港工作假期」簽證的延期逗留申請通常不獲考慮,當事人也不會獲發第二次「香港工作假期」簽證。事實上,入境處在最初審批簽證時,會要求申請人出示回程機票作參考。14 換言之,青年要先離港,再透過「一般就業政策」及「優秀人才入境計劃」等來港發展。15

 

制訂適切的支援措施和便利的出入境安排

 

海外青年隻身來港工作及/或修讀,無疑是對這城市感興趣,若當局能制訂適切的支援措施和便利的出入境政策,或能吸引他們留港發展。當局應先加強在海外推廣「香港工作假期」,以及考慮為配額使用設立指標;也要完善資料收集機制,如青年從事的行業和職位、就讀課程、在港面對的工作和生活困難、有否留港意欲,從而制訂吸引人才的配套和支援措施;亦要與青年緊密聯繫,提供所需資料以助申請在港工作。

 

當局更可探討推出新出入境安排的可行性,讓青年在符合特定的學歷和技術條件下,不用先回原居地再重臨香江,其實這不缺先例,參考2008年推出的「非本地畢業生留港/回港就業安排」,其中「留港」部分便讓在港修畢學士學位或以上的非本地畢業生16申請留港工作或找尋就業機會。17

 

儘管「香港工作假期」的定位是一個文化交流和旅遊項目,但當各地也在爭奪人才之際,政府何不將之提升至勞工以至人口政策,藉此鞏固香港的人才庫?

 


  1. 「2017年年報」,香港入境事務處,2018年,第二章。
  2. 包括新西蘭、澳洲、愛爾蘭、德國、日本、加拿大、韓國、法國、英國、奧地利、匈牙利、瑞典及荷蘭。
  3. 「工作假期計劃」。取自勞工處工作假期計劃網站:https://www.whs.gov.hk/tc/,查詢日期2019年5月2日;「2017年年報」,香港入境事務處,2018年,第二章。
  4. 香港青年不可在愛爾蘭修讀,愛爾蘭青年也不可在香港修讀。資料來源:「工作假期計劃」。取自勞工處工作假期計劃網站:https://www.whs.gov.hk/tc/,查詢日期2019年5月2日。
  5. 同1。
  6. 勞工處提供的資料和數據。
  7. 由9月至12月的統計數字。
  8. 「配額和逗留條件」。取自勞工處工作假期計劃網站:https://www.whs.gov.hk/tc/quota-and-condition-of-stay.php,查詢日期2019年5月2日;勞工處提供的資料和數據。
  9. 同6。
  10. 分別為悉尼、東京、倫敦、柏林及多倫多。資料來源:「香港境外辦事處」。取自香港政府一站通網站:https://www.gov.hk/tc/about/govdirectory/oohk.htm,最後更新日期2019年4月。
  11. 同6。
  12. 同6。
  13. 「經驗分享」。取自勞工處工作假期計劃網站:https://www.whs.gov.hk/tc/exp-sharing.php?country=Hong Kong,查詢日期2019年5月2日。
  14. 同6。
  15. 同1。
  16. 非本地畢業生是指在香港修讀全日制經本地評審的本地課程而獲得學士學位或更高資歷的非本地學生。
  17. 同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