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29
青年失業率飆升背後的實況
疫情下香港經濟陷入衰退,20至29歲失業率由二月公布的5.4%上升至六月公布的9.3%,為2003年SARS後最高水平。數字固然驚人,但單靠失業率一個數值確實難以完全反映失業青年的實況。為了解年輕人就業情況,MWYO委託中大香港亞太研究所於五月下旬進行了一次電話意見調查(下稱調查),成功訪問509位18至34歲的青年,當中有63名受訪青年受訪時失業,16名從未工作。MWYO亦早前發表第一期《青年備註》,訪問了九位在職青年,深入了解他們的就業情況。
調查發現,過半(56%)失業人士認為自己因疫情而失去工作,可見疫情對本港就業市場的衝擊。我們發現較低學歷青年和從事與服務有關工作的青年,失業情況最為嚴重。以年齡計,18至24歲青年的失業率最高,可能當中有不少是剛剛畢業,從未工作。展望未來,大部分失業人士對短期內再找到工作感到悲觀。
高中學歷和銷售人員青年失業率最高
疫情下經濟放緩,不同教育程度青年的失業情況有明顯差距。調查結果顯示,高中學歷的青年失業比率高達24%,學士學位或以上教育程度的青年約為8%。我們估計原因是高中學歷的青年因未有專業資格,較多從事受疫情影響的行業,如零售、住宿和膳食服務業的前線工作。
值得留意的是,失業青年當中有不少自畢業後從未工作,而調查發現18至24歲青年當中有一成遇到類似情況。待業人數偏高,反映剛畢業的年輕人面對極大挑戰。職位空缺大減,根據統計處最新數據,三月份職位空缺數量比去年同期減少近半,應屆畢業生要與有工作經驗的求職者競爭,令求職過程異常艱鉅。找不到心儀工作的應屆畢業生,唯有另覓出路。《青年備註》曾訪問一位去年畢業的青年,因找不到與其專業相關的工作而投身其他行業,考慮待經濟復甦後才轉行。
調查顯示,在各級職位當中,服務工作及銷售人員(包括侍應、售貨員和導遊等)的失業情況最差,青年失業比率達到25%,遠比排第二的工藝/機器/非技術工人(17%)高。接受《青年備註》訪問並於飲食業兼職的大學生表示在疫情爆發後也沒有上過班。幸好本港疫情已大致緩和,「限聚令」放寬,本地消費和消閒活動逐漸恢復正常,零售和餐飲業收益也應回升,失業率有望不會持續急劇上升。
失業人士對短期內找到工作感悲觀
調查反映,近七成失業人士估計未來三個月找到工作的機會不大或完全沒有機會。這種悲觀情緒在最新勞動人口參與率數字可見一斑。15至24歲勞動人口參與率由去年第四季的39.6%跌至最新公布的33.6%,即約五萬人「自願」離開就業市場。此跌幅自2009年金融海嘯爆發後也未有出現。數字反映有不少失業青年或收入大減的在職青年看淡本港就業市場,放棄短期內再找工作,待疫情過後才重投職場。
因應個人需要,青年在停工期間的計劃各異。《青年備註》有數名受訪青年打算繼續進修,學習實用技能,如打字和英語,因為在不同行業皆能運用。亦有受訪青年面臨失業也傾向繼續尋找工作,並坦言不介意暫時降低對薪金的期望,以求穩定工作。再者,有受訪青年選擇做「散工」賺取外快,直至再找到全職工作。
近月失業率持續上升的趨勢也令在職青年深感憂慮。雖然政府推出「保就業計劃」以解企業支付薪金的燃眉之急,也難以保證員工不會被裁員,員工也無法直接透過此計劃受惠。調查指出22%在職青年擔憂三個月內裁員情況會惡化,比削減工時和放無薪假更甚。接受《青年備註》訪問並任職酒店的青年稱,由於入住率下降近八成,公司已有20至30人被解僱,而自己亦有心理準備將遇到同樣遭遇。
雖然悲觀情緒瀰漫職場,但有企業相信經濟下挫只屬短期,未有調整原有招聘計劃。有受《青年備註》訪問的青年指自己任職的保險公司並沒有暫停或減少招聘,只是過程比平時慢。這可能與保險業入行初期多以培訓為主,短期流失率較高。在初創企業從事數碼營銷推廣(digital marketing)工作的受訪青年表示該公司在疫情爆發期間仍有招聘人手。不少企業在疫情下更重視資訊科技在營運上的運用,故資訊服務業的就業情況未受太大影響。
政府應提高持續進修基金資助金額
青年遇到的就業問題因人而異,某些行業和背景的青年受失業的衝擊較大,而且難以在短期內再找到工作。因此,政府宜從教育資助着手,針對有需要的青年群組施以援助。政府應進一步提高持續進修基金的資助金額,既可讓有意進修的青年修讀多個課程或時數較多的課程,也可鼓勵他們在市道低迷期間累積專業知識,提升日後競爭力。特別是教育程度較低的失業青年,可修讀課程學習職場實用技能,以便將來重投職場,拓闊就業選擇。此外,勞工處應更廣泛推廣其「青年就業起點」服務,特別是近期推出的手機應用程式,讓更多失業青年接受專業輔助服務,善用政府資源提高就業能力。
香港年輕人失業情況惡化,在職青年也有他們在就業上的困難和憂慮。在近期本地公司業務倒退下,有不少在職青年遇到被迫放無薪假、收入大減的問題,有些更憂慮短期內被裁員。至於有哪些在職青年最受重挫,MWYO發表的下一篇文章會詳細說明,敬請各位讀者留意。
2020年6月29日原文刊於《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