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27

關注不同背景青年與父母同住的情況

相比亞洲社會,西方社會的青年與父母同住的比率(下稱同住比率)一向較低,但在新冠疫情下亦明顯上升。以美國為例,18至29歲青年同住比率由2020年初的47%上升至年中的52%,相比2010年的44%和1940年代經濟大蕭條後的48%也要高。

 

香港的情況又如何?根據政府統計處的人口普查數據,2021年有逾七成半(75.1%)的青年(15至34歲)與父母同住,相較2011年與2016年的數據只有輕微上升(分別為74.6%和74.9%),可見此城市一直有較高同住比率。

 

事實上,香港青年的同住比率早於1996年起已現上升趨勢。根據阮穎嫻博士2017年發表在「青年研究學報」的文章指出,最為明顯的是30至34歲的未婚及20至24歲的已婚青年,前者的同住比率由1996年不足七成上升至2016年的近八成,後者則由不足三成上升至逾五成。同期20至24歲及25至29歲的未婚青年同住比率則一直維持在較高的八至九成的水平。

 

筆者亦分析政府統計處2021年人口普查的5%樣本數據,發現在64,952名住在家庭住戶(指居於同一屋宇單位並分享開支的住戶,亦包括自行承擔生活開支的一人住戶;不包括居住在學生宿舍、院舍等的非家庭住戶)的青年(18至34歲)中,有逾七成(72.4%,即47,022人)與本人父母同住,另有2.8%青年已婚,並與配偶及配偶的父母同住。即合計有逾七成半青年與本人父母或配偶父母同住,其餘近兩成半只與配偶同住(可能與其子女同住)、與其他人士同住或獨居。

 

青年與父母同住比率隨年齡增長而下降

從圖1可見,2021年青年同住比率隨年齡增長下降,由18至24歲的91.5%下降到30至34歲的57.4%,幅度達34.1個百分點。當然結婚是其中一個主要原因,青年在婚後可能會搬離原生家庭。值得留意的是,未婚青年同住比率隨年齡增長也有所下降(12.9個百分點),原因可能是因工作需要而搬離居所,或家庭結構出現變化,例如父母搬離香港、入住院舍甚至離世等。此外,30至34歲的青年中只有不足六成半在港出生,另外兩個年齡組別則有逾七成至近七成半。那些從其他地方來港的,其父母未必有跟隨來港,故同住比率較低。

部分已婚青年未有配偶同住

從表1可見,不同性別的同住比率有所差異,男性青年(79.0%)較女性(71.4%)多7.6個百分點。整體男女同住比率差異會隨年齡增長而擴大,由18至24歲的2.6個百分點(男女同住比率分別是92.7%與90.1%),擴大至30至34歲的10.5個百分點(男女同住比率分別是62.8%與52.3%),原因可能是30至34歲女性的已婚比率(51.6%)較男性(40.3%)高。

註:1)離婚/喪偶/分居只佔各年齡組別青年約1%,因此未有列出;2)由於青年的配偶並非一定屬18至34歲,因此上述已婚男性和女性的人數未必相等。

 

此外,與配偶並與父母(包括自己或配偶的父母)同住的已婚青年,大多與男性青年的父母同住。從圖2可見,婚後與父母同住的男性青年大多與本人父母同住(佔與妻子並與本人或妻子父母同住的男性青年的78.2%),而女性青年則較多與丈夫及他的父母同住(佔與丈夫並與本人或丈夫父母同住的女性青年的81.6%)。這現象符合中國傳統的家庭倫理,男性婚後多與父母同住,而女性則嫁夫隨夫。

註:1)有極少數青年同時與本人父母及配偶父母同住,未有在上圖列出,但已包含在總數內;2)由於青年的配偶並非一定屬18至34歲,因此上述已婚男性和女性的人數未必相等。

 

值得關注的是,部分已婚青年並非與配偶同住,處於「分居」狀況,佔整體已婚青年逾兩成(21.6%)。人口普查的婚姻狀況中有分居的選項,但只佔整體青年不足1%,因此這逾兩成的「分居」青年很可能並非因為準備離婚或被法庭頒令而沒有和配偶一起居住。他們大部分與本人父母同住(佔「分居」青年的72.3%),部分則與其他人同住或獨居(佔「分居」青年的27.7%)。數據顯示,這些「分居」青年相較與配偶同住的已婚青年較多居於公營租住房屋單位,每月主要職業收入也較低。然而,現有人口普查數據未能進一步解釋他們「分居」的確實原因。社會須探討他們的情況,是否發生嚴重的家庭糾紛?或有其他原因,例如經濟原因或夫婦一方已移民?當局及各方應繼而提供適當支援。

 

非本地出生青年較少與父母同住

按表2所示,非本地出生且未住滿七年的青年較少與父母同住,隨着年齡增長下跌的幅度也較大,由18至24歲的57.7%下跌至30至34歲的19.1%,幅度達38.6個百分點。究其原因可能是,他們來港時仍在求學期,多跟隨父母來港並同住,而25歲及以上的青年較有可能只獨自來港工作。事實上,根據現行入境政策,以工作簽證來港人士要成為香港永久性居民後,才能申請安排其60歲以上的父母來港居留。

總括而言,青年與父母的同住比率在過去二十多年一直維持上升趨勢,反映越來越多青年仍然與父母同住。隨着年齡增長,不同背景的青年在工作、婚姻和生活上都會出現變化,對改變居住狀況有不同的需求,但有可能因各種原因而未能如願。青年與父母同住雖然對家庭有好處,如婚後的青年可和父母共聚天倫,互相照顧。但我們也須留意香港房屋面積普遍細小,婚後能否容納新增人數?青年搬離原生家庭的開支壓力又是否太大,婚後未與配偶同住又是否無可奈何或別有內情?住屋的問題對青年的人生規劃有重要影響,值得進一步評估不同青年的需要,考慮適合的配套政策。這樣有助減輕青年的住屋顧慮,集中發展人生目標並向理想邁進,對整體社會也有好處。

 

2023年6月27日原文刊於《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