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12
「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成就更多青年人才
2021年香港政府首推「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下稱「計劃」),以試行性質鼓勵在香港及大灣區內地城市有業務的公司,聘請本地大學或大專院校畢業生派駐內地城市工作。MWYO青年辦公室為探討「計劃」的成效,自2021年與香港總商會合作,採用追蹤研究的方法,分四個階段進行網上問卷和深入訪談,以了解僱員和僱主在各階段的不同變化,以及評估「計劃」的成效,從而向政府提供改善「計劃」的政策建議。至今,試行「計劃」已到尾聲,追蹤研究也順利完成。第四階段在5月進行,以了解僱員在完成「計劃」後的發展。
第四階段有72位僱員回覆問卷,他們較多獲「計劃」期間任職的公司續聘(61.1%),另有少數受聘於其他公司(22.2%)或正尋找工作(12.5%)。從表1所示,大部分僱員現時的辦公室主要地區均只在香港,但有約一半僱員的工作職責與大灣區業務有關,可見他們縱然身處香港,仍能運用於「計劃」所累積的內地經驗,持續為大灣區經濟作出貢獻。薪金方面,大部分僱員均能獲得每月18,000元(港元,下同)以上的薪金,且有約一半獲22,000元以上,反映僱員在「計劃」後的事業發展理想。
「計劃」有助青年及企業在大灣區發展
綜合四個研究階段的結果,「計劃」對僱員在大灣區內地城市的認知層面和事業發展上均有幫助(見表2),達到政府當初訂立「計劃」的目標,即能鼓勵和支持青年到大灣區內地城市工作及發展事業,讓他們了解香港和大灣區內地城市的最新發展,並把握大灣區的事業發展機遇。我們認為「計劃」全程在嚴峻的疫情和防疫措施中進行,能達到此效果,實屬難能可貴。
整體上,試行「計劃」對僱員和企業均有好處。僱員大多獲續聘,薪金亦達20,000元以上。其他仍尋找工作的,他們以其大灣區工作經驗和人脈,估計也可回港找到相關的工作,甚至可得到較高的薪金(可參考表3)。企業則可了解香港青年在大灣區內地城市的工作能力,從而對將來的人力資源規劃有更好的掌握,亦能透過「計劃」續聘適合的人才。
長遠而言,僱員擴闊了眼界和增加了經驗,他們會有更多的工作選擇,或可回港從事與內地相關的工作、或可留在內地繼續追求理想、或可創業或進修。這些多元發展的可能性,正迎合大灣區人才循環的概念,促進整個大灣區青年的工作、生活及文化交流。
持續完善恆常化「計劃」
事實上,在2021年首階段的研究結果已顯示「計劃」對僱主及僱員均有好處。因此,當時筆者已建議政府應儘快延續「計劃」,並進行持續性的成效評估;而在延續「計劃」時,政府必須訂定更明確的政策目標和定位。為此,筆者曾提出一些建議,例如把「計劃」升級為「大灣區人才庫計劃」、只包括香港永久性居民、限制在內地大學畢業的香港青年佔整個計劃的比例、擴大香港青年申請資格至畢業五年內、取消創科職位配額,以及可更彈性安排僱員在大灣區的工作。
欣喜的是,在第三階段報告準備出版前,政府於2022年的《施政報告》中宣布恆常化「計劃」,並於2023年3月1日公布相關細節,其中有四項重要調整,大致是:1)因應市場的變化,津貼名額由2,000個調整至1,000個、2)不再劃分創科職位、3)不包括獲得入境事務處批准,根據不同入境計劃申請在港工作的海外及內地人才,以及根據「非本地畢業生留港/回港就業安排」留港/回港就業的非本地畢業生,以及4)容許機構派駐受聘畢業生到香港或大灣區以外的內地省市工作,為期最多六個月。
基本上,筆者同意政府這些持續完善「計劃」的細則。最近,勞工處進一步委聘工聯會大灣區社會服務社和香港青年聯會提供「計劃」支援服務,這與筆者今年初公布的第三階段報告中,建議政府在大灣區內向僱員直接提供支援服務,概念相同。
「計劃」未來仍有優化空間
在恆常化「計劃」的基礎上,研究報告仍有部分建議,有待政府檢視是否適用。筆者期望「計劃」可考慮擴大香港青年申請資格,吸引更多香港青年人才參加,並由「一般就業計劃」提升為「大灣區人才庫計劃」;亦擴大津貼僱主範圍及提供額外津貼,讓青年在行業及工種上有更多選擇。此外,政府也須提升職位申請及發放補貼效能,以減輕僱主相關的工作負擔。
如要把「計劃」的成效最大化,將成果延續下去,持續的研究與評估是必要的,並須定期公開相關數據。研究的方向可以是:1)恆常化「計劃」修訂後的效果、2)持續、退出或新加入「計劃」的僱主的考量、3)放寬防疫措施後的改變、4)增加優惠政策和配套措施後的影響,以及5)參加恆常化「計劃」僱員的背景變化及其原因等。
此外,研究階段四的結果發現,少部分僱員認為要短時間在內地找到一份每月薪金達18,000元以上的工作,普遍都沒多大信心,特別是修讀人文學科的僱員。這當然與兩地薪金差距較大有關,政府應多加注意。另一類僱員,他們年齡較大亦擁有較多工作經驗,特別其專業屬新媒體和金融等行業,會有較多生活及工作上的選擇和考慮,例如會否在內地長遠發展、創業、成家立室等。政府可多加了解其需要,並提供更多適合的配套及支援。
「計劃」是一個有效的渠道讓香港青年了解大灣區內地城市的發展機遇,為自己開闢多條發展的道路。曾參與「計劃」的僱主及僱員可分享資訊給新的僱主及僱員,而僱員亦可分享其短期適應及長期留在內地的注意事項、「計劃」後選擇工作地區的考慮、尋找工作的方法等。現時,有熱心的僱員主動籌辦「同學會」,提供不同的支援和舉辦各種活動,以協助僱員建立人脈。即使他們完成了「計劃」,還會繼續服務恆常化「計劃」的僱員,這種互相幫助的精神,必須加以表揚及承傳。我們寄望香港青年與僱主可藉此推動更美好的大灣區發展。
2023年9月12日原文刊於《信報》